慈禧太后,1835~1908,宦官世家,清朝八旗中镶蓝旗子女,一位以太后身份掌握清朝大权将近60余年的老佛爷,且不说给清朝、中国带来好坏与否,但绝对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乃至对清朝往民国过渡影响非常非常大的。
当时的中国恰好经历了来自于西方列强的打压,也就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前前后后。但是,在那个时候,又出现了来自于中国南方广西的造反事件,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说,当时的形势就是内忧外患双重打击,清朝政府本来就已经苦力不堪了,慈禧将会如何面对?
慈禧的原名叫叶赫那拉—玉兰,还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玉兰的镶蓝旗在官中的位置不是太高,所以说他可能只是被嫁到其他官员的家中,那是上天给他一次机会,那就是他呗,咸丰皇帝选秀选中了!所以你所应当的就纳入了后宫,并被分为兰贵人。这个称号的地位事实上并不高,只是看起来很高而已,所以玉兰即便入宫也可能只会像其他妃子一样,在后宫度过终身并在悲凉中死去,得宠的女子也非常少。但是,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竟然在入宫后短短的四年之内便怀孕了,而且剩下的还是一个男孩!要知道当时后宫3000千,不要说生男生女,也没有几个女子可以怀孕。男孩可是做皇帝的种子,没错,玉兰的明明就是这么的被上天看中。上天给了他这一次机会,因为母以子贵,本来也见不着几年皇帝的玉兰升级为懿贵妃,仅次于皇后的位置。
叶赫那拉氏由于与玉兰的原因,权力就变得很大了。另一边,咸丰皇帝因为日夜对国家的努力也换不来大清一天的平静,so咸丰皇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逃到了一处风景优美的行宫,也许是厌倦了整天治理朝政,也许是被列强打怕了,开始了放纵的生活,他到达那里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去过,整天声色犬马,并很快就将自己的身体搞垮了。眼看就要活不成,作为皇帝的他开始安排后事。叶赫那拉氏的孩子(就是同治)还太小,不能自己管理朝政,于是乎,咸丰皇帝想到了一个相对来说还比较聪明的方法,先是委托了几个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但是顾命大臣反而往往是最容易踹了自己的小皇帝的人,咸丰放心不下于是又让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小皇帝的妈妈成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此来达成慈禧太后和顾命大臣之间的制衡,从而稳固朝庭,安排完这些之后,咸丰就一命归天了。
怎么他们俩个人会如何看待彼此呢?看起来非常完美的互相制衡,事实上,顾名大臣在朝廷上盘根错节自己的势力,权力还很大,根本看不起一个从深宫中出来的慈禧太后,而且本来也不是你是太后,在我眼中你就是一个小傀儡一样就像小皇帝一样要被我控制。那么自己太后会怎样看待8个大臣?当咸丰皇帝整天不执政的时候代替先皇帝做某些事情。两人已经结下了冤仇。于是乎,从咸丰皇帝驾崩开始慈禧太后就被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那么慈禧到底应该怎么办?首先,我毕竟是皇族家人吧,我毕竟是小皇帝母亲吧,我维护我的儿子权利并顺利的稳固基业名正言顺,而你顾名大臣却是个外人,不关心皇帝却加强自己的势力。但是该如何将故名大臣解决掉呢?首先靠自己的实力去解决,肯定是不行的这不现实。权力都在大臣,万一人家找个理由直接帮你干掉呢?所以说很显然,慈禧需要找一个帮手!从而将朝廷盘根错节的势力打压掉。那么多年在后宫生活的慈禧该如何选择?毕竟是缺少一定的经验。娘家人可不可以?首先是自己最容易可以被邀请到的,且名正言顺。但是你本来的工作是照看皇帝,但是你却盘根错节你对自己的亲戚势力,这不就是外戚专权吗?不仅本心变还会进一步影响到自己的家人,且如果被八个大臣找到打下台的理由,那不就完了?所以说慈禧到底该怎么办?
没错,那就是找与皇帝有关系的爱新觉罗家族!因为这件大事情可是与大清有关系的呀。如果8个大臣一直这样下去不也是窜了爱新觉罗的位子吗?将来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慈溪选择了既有胆识又有谋略,还有非凡的权利的贡亲王作为自己的盟友,在上任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拔出了顾命大臣(这个事情和咸丰皇帝的棺材回到北京有关系,因为咸丰皇帝不是在热河山庄趋势的嘛,所以说,慈禧和小皇帝以及八个大臣都要一起去办这个事情。所以在山庄的时候实习就已经开始和恭亲王联系,自己率先回到了金城,以天子母亲的名义使得她获得观众的拥戴,然后迅速将后面的8大臣辞职,革除了职位)。
通过这第一把火,让她站在了权力的中心,也懂得了官场。
那么在解决了大臣的问题之后,看似所有的事情都好了,但是另一个问题同时暴露出来:我到底该重用那些人?的确慈禧自己有了一定经验,但是朝廷里不服从她的人也很多。现在慈禧已经站在了大权中央,面对的不再是官场内斗而是整个国家与列强!还用满族人吗?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毕竟没有汉人学识高。汉人的实力毕竟强,但是别忘了汉族和满族是有非常非常大的间隙的,建立两百年来不敢碰一下。但是现在的任务是救国而不是注意小小的民族恩怨,而去历史正在看着她。现在不仅恩怨不重要,如果汉人可以将事情平反,满足人的问题就解决了,也不怕被报复。但是光靠这些还不够,如果官员说他把老祖宗的法破坏了然后发表言论呢?没关系,汉人会帮助......于是慈禧力排众议,把汉人提拔上位,其中就包括曾国藩梁启超李鸿章等贤才。不仅平反了太平天国,而且开始了洋务运动。这也证明了汉人有足够的能力以及脑力去做事。于是现在慈禧就可以一心对外(列强问题、洋务问题)解决了。
插个题外话:这个慈禧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死了,就造成了他心情不太好,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过40大寿。最后下一个皇帝就是他妹妹的儿子也就是光绪(妹妹嫁给了恭亲王,应该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慈禧还是要面对棘手的列强。不断地压迫以及国人的腐朽让清朝出现了灭国的迹象,再不来得及就晚了!所以说当时要务肯定就是学习西方的文化技术,包括恭亲王在内的大臣同意“师夷长技以制夷”。只有学习人家的东西自己才站得住脚。但是还有一位大臣倭仁就说了(包括有些翰林院学士),我们怎么可以去学习夷人的东西?我们还是得自己的立场,并不是说中国的东西完全就不重要,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把道德丢了,不就把最初的本心丢了?而且你慈禧可是将将把恭亲王搞下位,现在你又要同意他的计策,这怎么让百官信任?所以慈禧就陷入了两难的境界。嗯,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多加思考,肯定是先得洋务运动!现在大清已经火烧眉毛了,当即要不就是赶紧学习新的文化技术工业,好在这个时代立足,坚守本心固然正确,但是在这个时候得给学习让一步。国的立身之本可以靠后续的努力维持计划,现在不学习,将来就会有灭国的危险,到时候就不会有中国了!
慈禧再次力排众议地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的确堪称女牛人!
但是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些危机,一个是来自于海上日本的侵略,把很多藩属国以及台湾占领。大清王朝有了海上的危机,后来阿古柏人侵入新疆想建立独立王国,因此大清就有了陆上危机,于是就爆发了以左宗棠为首的塞房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之间的大争论,但是当时大清财力有限,那么慈禧该怎么办呢?这东西在我看来肯定是得先解决内陆问题。当时可以说清朝在闭关锁国之后没有任何的海军实力,即便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海防的事业中,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成效,即便在近代看来也不得不有一个精准的水师舰队。但是如果落地的情况不及时解决,很快就会独立成另一个王国,而新疆这个地方却是保卫大清朝西北边疆的地方,几千年来一直都属于中国的番薯,况且阿古柏是什么人?即便背后有俄国英国的支持,但最多也就是一个少数民族,好解决一点。如果不解决后患无穷。最后左宗棠也不负众望七年收复了新疆,而且将灌溉技术引入并且将每个地方治理的妥妥贴贴,可以说在做菜的时候不仅把肉腌制,还顺便做成了一道美味的菜,真好!
然后就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了。第一个就是将少年的学生们送到美国留学,让他们去学习西方的文化素养,以后回国报效。这个计划有一点点效果,但是后来就搁不了了之。但是有总比没有好......然后就是建了很多现代化工厂以及武器库,而且在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带领下,成功打造出了堪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水军舰队,称为“北洋水师”。而且尽量的打开更多港口,开设的学堂也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之后中国对于西方宗教的约束性就没那么强了。证明他操作下来的确使得中国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但是即将60岁的她要考虑考虑享受生日的事了。
她在40岁,50岁的时候发生了中法战争和自己的儿子生病,都过得不好,60大寿的1895年是必须过好的。那么慈禧需不需要挪用一些公款来好好庆祝一下60岁大寿生日?其实在我看来是可以挪用的。这些公款是属于北洋舰队的,这个队伍原本就是我慈禧的,而且他这几年发展下来,也没有多出太多的军舰,所以也没有用过多的费用。所以在自己看来能动一点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个也造成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因为再也没有添加一所军舰。在甲午战争失败之余清朝朝廷还在举国欢青生日,这样的国家不亡怎么可以?!
所以光绪的改革愿望来了,非常想把清朝也像日本一样改革成君主立宪朝代,又碰巧遇到了几个在君主立宪方面深有作为之人,这些人也就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戊戌六君子,几个人一拍即合,立马开始迅速的改革,而且是非常彻底的改革,不仅改革制度,彻底进行洋务,而且还经康有为建议准备将朝廷里的官员大换血,换成思想较为开明的人,并且准备君主立宪改革。
结果好了,慈禧老佛爷在漂亮的颐和园里正舒舒服服的养着老呢,听到光绪皇帝这么做的消息,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本来其实慈禧已经准备放宽控制了,光绪想要进行洋务运动也并不怎么反对,但是在后面的那两项却是慈禧万万不可接受的,首先要官员大换血,说是要换成思想比较开明的人,但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就是想把慈禧原来的人都换掉呀!慈禧虽然已经不那么管政治,可长年的执政使她对于政治的渴望较为强烈,光绪这么干无疑触碰了她的逆鳞。这还不算,还说要实行什么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说得好听是搞三权分立,说的不好听就是直接淡化爱新觉罗家族的影响力,直接断送清朝的香火啊!如果一旦君主立宪成功,那么清朝的皇帝就彻彻底底沦落为了吉祥物,慈溪守护了爱新觉罗的香火将近一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同意光绪干这种事。
于是乎,慈禧非常的愤怒,觉得光绪被康有为欺骗,于是再次发动政变,满门抄斩了除康有为、梁启超以外的所有戊戌六君子(康有为和梁启超跑得快,全都跑到日本去了)并且终身软禁光绪,年纪轻轻的皇帝被软禁,后续也没有人,谁来执政呢?毫无疑问,我们的慈禧老佛爷再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但是这次他的真诚就不像之前那样光彩照人了。不仅权利大了,脑子还更不好使。做出的事情足以难过,她在晚年之前的所有好事。
在1900年,慈禧还破天荒地的信任了来自于山东的义和团刀枪不入、咒语功能的蠢事,准备对9个列强宣战。结果在1900年年底就被八国联军进攻,攻破了北京天津,而且逼迫清朝政府给他们很多权利和条例。唉,现在已经病入膏肓的老臣李鸿章去与列强谈判,最后勉强把那些可恨的条例都谈没了,但是换来的竟然是他七天在谈判桌上的吐血!带病上谈判战场,造成这样的后果,慈禧呀,你何必呢?最后只剩下了赔款4亿5千万两银子,日本全面还赔款2亿两银子呀,不仅把钱都弄光了,甚至在最后,慈禧根本没有任何理性,还亲手签订了袁世凯给她的退位书,亲手断绝了清朝的香火。1908年慈禧死于北京......
1911年,在武昌革命与四川修路事件之后,清朝政府渐渐开始纷纷女生,伴随着北洋军阀的实力崛起,清朝就这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随着最后一位皇帝博弈的退位,延续将近两千年的帝制终于结束了!民国来了,又有很多很多新的问题、新的人物、新的局势、新的冲突与新文化,将是下一个时代的主角......
那么,慈禧太后到底是误国还是救国?在我看来,很多事情的堕落失败都与慈禧有关系,晚年的理智不明,干了很多荒废国家的事情,还不听人劝解。甚至现在很多人都称她为妖后,说她祸国殃民,断送了崛起的路与清朝之道。不仅大量的赔款,还把中国人的精神以及机会陪了。而且作为一个太后,她本来应该把政权归还光绪,却证券迟迟自己实际掌握着,可能是系吕后武则天之后的第三个名义上的女皇帝。但是我们可以仔细想一下,如果没有她让大臣不再任意,没有她对于汉族人民的提拔,没有他同意名义上的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没有他对于中国形势的分析做出的决定,不仅是清朝,最后中国还会存在吗?也是说不准的。
其实我认为慈禧根本的“失败”在于晚年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从而作为一个领导者害了大清。从客观角度,慈禧非但没有害大清,反而还数次救大清水火之中。但是无论怎样,还是掩盖不住她的所作所为。其实我觉得他在光绪成年之后完全推背就不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甲午战争也不会失败,也不会发生戊戌变法的失败,从而也不会有八国联军的到来,也不会有近代如此复杂的一波三折。但是肯能最悲伤的事情就是“如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