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举如下。

抱怨是丧志之始

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够,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这个社会必定先要有所付出,才能赢得相对的收入;你只是抱怨付出,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抱怨是结仇之源

抱怨绝对不能获得欢喜,你抱怨人家一分,别人回给你的可能是加倍的排斥。合伙人本来是共同打拼,但你总抱怨对方的不足,难道对方就会满意、钦佩你吗?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相同的,“怨人者,人恒怨之”,“管鲍之交”就是说鲍叔牙不介意管仲,在钱财、事业上没有半句怨言,所以两人才能相知相惜,才会有好的结果。

抱怨是败德之行

人一旦有了抱怨,情绪一定非常恶劣,就借酒浇愁。有的人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因为对家庭抱怨多,他干脆不回家,整日徘徊在酒廊舞厅里;因为对公司有很多不满,他可以请假出游,甚至泄露机密,使公司受到损失。抱怨的结果,可能对方损失有限,但自己则有更大的败德之行。例如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儿女;抱怨朋友者,最后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争暗斗。种种败德的行为,都由于抱怨而产生,殊为可怕。

抱怨是造业之因

世上很多的打斗、毁坏、嗔杀等行为,都是因为抱怨而起,所以抱怨是造业之因。一个人如果时时心存善念,纵使受了委屈,被人欺负,只要自己有修养,稍加忍耐,也就过去了。假如感到利益不均,或者为人所侵占,也不能为了虚浮的财利,造下难以弥补的冤仇、业报,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如何避免抱怨

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与快乐的人在一起,我们容易快乐,与悲观的人在一起,我们更容易悲观。一个不好的环境,会让我们出现不好的心理状态。采用离开抱怨者一段距离,可以让大脑不会被抱怨攻击,受到伤害。

但是有时候,我们回避抱怨者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亲人与朋友在向我们抱怨时,我们选择回避,那就会影响双方之间的感情,伤害到了对方。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去引导他,引导他如何去自己解决问题。

虽然上面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自己受到抱怨,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很被动,无法用上面两种方式解决,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试着给自己筑起一座心理“防火墙”。采用一些心理技巧阻断牢骚话进入大脑,避免脑神经细胞受到损坏。如运动员在客场进行比赛,面临主场观众施压时所采用的一些心理技巧值得运用。

因此,一个人一旦心中有了抱怨的念头,自己应该立刻有所警觉,自己要懂得回心反省。凡事能够将心比心,甚至“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能够存有如此善念,抱怨又由何而生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
    Amoy_Amon阅读 198评论 0 2
  • 《不抱怨的世界》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就是因为一直读书都是浅阅读,充其量也就是在书里写个备注而已。只是知道...
    半导体盒子李阅读 7,858评论 2 8
  • 一、工作中无处不在的抱怨现象 在我们周围,随时随地可以听:“客户是个混蛋、客户太小气了,客户太难搞定了;上...
    酷聊析曼阅读 308评论 0 0
  • 好难的一节,看得云里雾里的。 习题解析多于总结知识。
    球球Emily阅读 189评论 0 0
  • 终于狠狠心咬咬牙买了OmniFocus for iOS版,因为觉得这几个月以来拖延症太严重,做事效率极低。再加上未...
    水哥叔叔阅读 2,094评论 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