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从前:三年前的国庆旅行日志(1)

网络图片侵删

10月3日 夕阳红互助组2017国庆旅行第一天。

此次旅行特点:散漫随意型,目的性差,旅行攻略更没有,基本上属于想一出算一出。

上午九点,团员集合完毕,开始出发。沿日菏高速行驶230公里,近3小时后,到达日照境内浮来山。

到浮来山为的是拜谒一人,观赏一树,至于山嘛,随便走走。

拜谒的人叫刘勰,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日照莒县是他的祖籍,也是他晚年藏书校经之地。一本《文心雕龙》奠定了刘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名句,至今脍炙人口。

观赏的树,就是那棵有着四千年树龄,并有着“七搂八扎一个小媳妇”美丽传说的天下第一银杏树。

约二十多年前,我曾来拜谒过这里的人与树,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时的景区还十分的简陋,远远没有今天的气派,没有今天如此广阔的外围,就只是一棵树,一座校经楼。如今有了层层的围护,是文物保护的需要,还是政绩效益的需要?恐怕一时难以说得清。

天公作美,虽是阴天,却始终只有零星小雨,不仅没有影响游览,且更显山中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

告别浮来山,往连云港方向行驶。下午五点,到达享有盛名的花果山景区。说它享有盛名,旦看从景区涌出的大量人流,和停泊在景区外的大片汽车,便可得到确认。这个时间节点了,我们没必要再去凑热闹,便决定以遥望的形式,表达对悟空及他的伯乐,吴承恩先生的敬意。

从花果山走出来的游人们,大多手持一根玩具型金箍棒,象是得到了悟空真传似的,持棒而行。团员中有人即兴打油一首:

才过定林寺,又到花果山。满眼金箍棒,人人孙猴仙。

想起不知是哪位无名人氏说过:旅游就是从一拨人住烦了的地方,到另一拨人住烦了的地方去。愚以为颇有道理。出来就有收获,就可以有好心情。何况一行人全是过了花甲的年龄,开始享受国家给予的种种待遇。玩了一天,除了吃饭,门票过路统统免费,想想就乐的不行。

夜宿灌云尚客优匆草



后记:我们曾经有一个夕阳红互助组,4个人,两个家,一台车。从2006年开始,便陆续开启了多次难忘的旅行。

所去的地方有远有近,有人文名胜,更有自然风光。每一处的旅行,都是轻松惬意的,更难得的事,旅行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比旅行本身更有意义,更愉悦精神的活动。每一次的旅行,总会有一些趣事发生,一些名言留存,再次回想,依然风趣横生,令人忍俊不住。

遗憾的是,如今4人成员中,已有一位驾鹤西去,正是3缺1了,每每想到此,心情便不觉沉痛起来。

总说人生是漫长的,其实不然。特别是对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们来说,总觉得日子太不禁过了。

最近两三年来,身边不时有同事朋友罹患恶疾不幸辞世,给家人带来不幸,也令身边的亲友扼腕叹息。生命可贵,却也脆弱。在无常面前,人类仍是渺小的,甚至是无助的。

所以说珍惜生命,珍惜身体,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朋友负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