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回到家,我憋着气问缘缘:“那本《故宫里的大怪兽》看到哪里啦?”
“没有看。。。”
“开学后就没看过一页?”
“。。。”
“那日记给我看看,是不是还是只写一句‘我今天过得很开心!’”
“不行嘛。。。”
女儿开始抽噎起来,一边用眼睛瞟着我的表情。我也开始生气起来,看着家中两大书柜的书,情绪被点燃,这些书全是从她读幼稚园中班就买了,至今成了摆设,一本书也没主动读过。我很失望,来砂子塘小学读书,万博汇家中装修没有考虑电视这个家电,我希望能给她营造一个清净的学习环境,一路走来,两年了,主动阅读这个我最看中最希望能养成的好习惯,却成了泡影,科学育儿的方法,我怎么贯彻不下来,好失败呀。。。
越想越激动,压着快燃爆的心,我请她做两个选择:
一、给我看看日记的形式,是自己每天认真在记录点点滴滴的生活呢,还是用一句“我今天很开心”来敷衍自己。
二、不给我看就口头说说不让看的理由。
“写的不好。。。”
“写的不好,怎么不好,是指还是用那句‘我今天很开心’来完成日记?还是把写日记当任务来交差?”我压着火气质问。
月底就八岁的她,同学打电话来说不清自己现在当下在做什么事,回复别人总是扭扭捏捏、含含糊糊,我经常站在一旁为对方着急不已。今年五月,我还打算去大围山看杜鹃花,想约上她大姑一家,让她今天在一起吃晚餐的时机跟小两岁的侄女宣传一下我们去年看到的情景。结果她传递给伶牙俐齿的小侄女就三个信息:看风景、做两小时汽车、三台车,听的她大姑和大表姐一脸茫然,接着又马不停蹄的帮着小侄女准备上山物品以及食物,大人们纷纷提醒现在离开花的时间还有两个月六十天时才止住双手跟我回家。
车上,我回想着那一幕幕心情很糟,到家就发生了开头的场景。她在车上也感觉到了我的情绪,正盘算着怎么应付,我还没问上两句就哭上了,后面用无语来抵抗我。女儿对新鲜事物天生拒绝,从小就不是好奇宝宝,不爱主动观察,学画画也是只看老师画几笔就依着画几笔。对事情的反应慢,当下情景不懂如何转述。她有一个我认为交际最大的弱点,对他人不主动连接,对不喜欢的事就假装看不见,不做任何反馈,连“不喜欢”这句简单的理由也不出金口。今晚,我咬牙一定坚持要她做“正向反馈”,不能再被她的哭声绑架了事,再晚都奉陪。
“既然写不出新的语言,那你说说为什么不主动去阅读?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学习到做好一件事的许多方法呀。”
“。。。”
“如果不说,就站在那儿想想,想好了再告诉我。”
这样女儿站在那儿一边瞄着我一边撇着嘴哭,我硬着心、板着脸在简书上写着这件事。
21:30...
22:30...
23:30,女儿清清嗓子说:“妈妈,我可以边站边抄字典吗?”
我压着心疼点点头,心里想:不愿读书的理由那么难开口吗?
24:00,字典抄完,不肯说一字,继续哭噎。。。
我有点烦心,不知所措,坚持不坚持?哎。。。
时针滑过,来到二月初二,今天是龙抬头。。。
我整理了一下心情,对女儿说:“来看看,妈妈把今天这事记到简书中了,你看写得是不是这个情况?”
她一下子来神了,一字一顿地读了起来,不认得的字我在一旁轻声地注解。
看完,她说:
“妈妈,是这样的。我不读《故宫里的大怪兽》是因为我不认得那些字。”
“那本书里的龙的儿子的名字,是传说中的神兽,好多连妈妈也不认得呀。我希望你去阅读,是要你养成“读书”这个好的习惯,因为妈妈听到很多最强大脑的人都说'好的阅读会给人带来无边的快乐',妈妈以前不懂这样的快乐,但希望你能尽早拥有,我们一块去体验,好吗?”
女儿近期最迷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这么一听,脸上有了开心的笑容。我继续提议:“咱俩从今天开始都主动阅读,好吗?我的那本《原则》有五百多页,我争取在三月把它读完,你也要监督妈妈哈。”
“好!从今天起我也要开始主动阅读!妈妈,那我们还睡不睡觉呢,现在都第二天了。。。“
“睡呀,还早了,咱们就睡个晚觉吧!”
我挤在女儿小小的床上,抱着她温暖的小小身体,对她说:
“妈妈会永远爱你,但在你长大之前,我要肩负起培养你获取幸福的能力的责任,这不容易,但我们要努力去试试。”
夜色沉寂,我们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