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前1900年前后
太康失国
禹的坚忍执着是世所共知的。启能够敢于夺取天子之位、建立夏朝,也算是一位敢于担当的人物。但启在规划好“家天下”的宏图后,偏偏把天子之位交给了一个不靠谱的儿子——太康。说起来,此事也与启有关。虽然是通过打败伯益夺取的天下,但启毕竟也算“官二代”,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禹在世时就让他担任了一定的官职,且由于伯益的资历不足以服众,所以他才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成为天子的启在前期还算是奋发有为的,平定了多起叛乱,但到了晚年却不思进取,沉迷于歌舞和狩猎,甚至作乐舞《九韶》以自娱。启的儿子太康因此也耳濡目染,在成为天子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整日沉湎于声色酒食和四处狩猎,不理政务,国家逐渐陷入混乱。一次,东夷族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趁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占领了都城,不让狩猎归来的太康进城门。太康无奈,只得四处流亡,最终客死他乡。此即所谓“太康失国”。
后羿射日
在赶跑太康后,后羿先是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天子、自己幕后掌权,后在仲康死后赶跑仲康之子相、自己当了天子,并因此又留下了“后羿代夏”的典故。这不由得使人们联想起“后裔射日”的传说。传说天帝有10个被称为太阳的孩子,他们轮流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结果有一次,10个太阳一起出来了,引起大旱,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箭术精绝的后羿用箭射落了9个太阳,并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如果将“后羿射日”与“后羿代夏”放在一起看,当时发生的情况极可能是,太康不顾天下大旱和百姓苦难而依然任性出去游玩,而后羿在赶跑后羿后,碰巧旱灾也解除了,于是便编造了射日的传说,为其夺取天下进行了舆论宣传。
寒浞夺位
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后羿既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也一位好的师父,更不是一位称职的天子。传说西王母曾送给后羿一颗吃了不但能长生不老,而且还可以升天成仙的仙药,结果被他的老婆嫦娥偷吃了,完成了“嫦娥奔月”的美丽,但最终只能孤独地在月宫与玉兔相伴。嫦娥走后不久,后羿竟死于非命。
关于后羿的死因,按照孟子的说法,他是被跟他学箭术又嫉妒他箭术的徒弟逄蒙偷袭杀死的。逄蒙在后羿的指导下,箭术很快就能与师父并称天下第一高手了。但并不满足的逄蒙却不想与人分享这一荣誉,甚至想要暗害大羿。一次,大羿出去打猎,逄蒙从背后连射十支箭偷袭,但都被后羿用箭射落了。此时,后羿箭囊已空,逄蒙用最后一支箭把后羿射倒。谁知,当逄蒙准备去拔下那支箭时,后羿居然把箭从嘴里吐了出来。但不知逄蒙想要暗杀自己的后羿居然说:“你连‘啮镞法’都不知道啊,还得好好学呢!”。逢蒙居然因此逃过一劫,到贼心不死的他后来趁后羿打猎的时候,用一根棍子打死了后羿。
更多的人则认为,后羿是被其部将寒浞暗杀。原因与太康失国差不多,都是因为后羿爱狩猎,且经常不归。得到其重用的寒浞趁机培植自己的势力,最终与后羿的妻子合谋,杀死了后羿。无论真实情况如何,此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寒浞夺取了天下,并大肆追杀禹的后人。鉴于直至少康长大成人后才被杀,寒浞“代夏”应至少20余年。
少康中兴
昔日被后羿赶走的仲康之子相,后来逃到了一个叫帝丘的地方(今濮阳)。后羿死后,寒浞为防止禹的后人再度崛起,派人追杀并杀死了相。只有相的妻子逃回了娘家,生下遗腹子少康。传说,少康长大后逃到了有虞氏,后娶了有虞氏首领的两个女儿,并因此获得了“方十里之地和五百人之众”。以此为根据地,少康通过收拢其他部族、逐渐壮大起来,后使用暗杀等计谋逐个剪除了寒浞的羽翼,最终攻打并抓住了寒浞,重新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建都纶邑。由于少时曾颠沛流离,夺回王位的少康关心生产、治理水患,使社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史称“少康中兴”。按照夏朝前几任天子的关系推算,“少康中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前后。少康死后,其子柕在诸侯的支持下成功击败东夷部族,领导夏朝进入了一段平稳发展时期。
在夏经历“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夺位”和“少康中兴”的一系列巨变的同时,两河文明也在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也经历了持续百多年的城邦分裂,直至迎来西亚历史上第三个相对统一的王国——古巴比伦。
人类大迁徙之闪米特人
公元前2000年前后,闪米特人和的雅利安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迁徙。这次迁徙主要发生在在地中海东部地区,永久影响其后的世界。源自阿拉伯半岛的闪米特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最初都只能向北迁徙,只是在到达了两河流域上游后才有了东西方向的选择;其中又以东支的“阿摩利人”、西支的“犹太人”和“喜克索斯人”最为著名。东支的阿摩利人到达两河流域中游的时候,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正在衰落。阿摩利人的到来加速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灭亡。西支的犹太人和喜克索斯人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两河流域向西迁徙到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其后,喜克索斯人于公元前1674年侵入埃及北部,在分裂了底比斯王朝后,建立了喜克索斯人的古埃及王朝。公元前1650年,部分犹太人也因饥荒在亚伯拉罕的带领下逃往埃及,一度在同族庇护下快乐,也在同族被驱逐后被迫出逃埃及。
新老巴比伦王国
对于古代两河文明来说,城邦文明的特质,使城邦的兴起和衰落就像潮起潮落一般简单且有规律。阿卡德人当了一百多年的盟主后灭亡了,两河流域下游陷入混乱。其后的乌尔人当了一百多年国王后灭亡了,两河流域下游陷入混乱。这次,崛起的机会轮流给了远道而来的闪米特阿摩利人。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乘苏美尔人再度陷入混乱之机,在两河流域中游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这里必须提到的是,梁启超先生将巴比伦列为四大文明古国具有一定误导性的。因为,历史上曾存在两个巴比伦王国。两者立国时间都不太长,且相隔1000多年,除了名称和建城地点差不多外,其他几乎没有一点联系。所以,现在的人们常用古、新巴比伦区分两者。
巴比伦的崛起
在经历了最初百余年的默默无闻之后,公元前1792年,古巴比伦迎来其最伟大的国王——汉谟拉比(至前1750年在位)。汉谟拉比是前任国王的儿子,继位后的最初二十年只是大兴土木,如建造防御外敌的高大城墙、扩建庙宇等。大约前1766年时,强大的埃兰王国再次侵入两河平原,袭击并摧毁了埃什努纳和其他很多城邦,并试图挑起巴比伦和拉尔萨两国的战争以坐收渔利。但两国识破了埃兰人的企图,联合击退埃兰人的进攻。其后,汉谟拉比以拉尔萨城没有帮助自己为由,三年后南下征服了拉尔萨城,从而统一了两河流域下游。后挥师北上,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逐一征服了两河中游的城邦,最后又灭掉了曾经自己最强大的盟友——玛里王国(今叙利亚一带的一个古老王国),基本统一了除北部亚述人外的两河流域。从发现的石碑来看,汉谟拉比的统治疆域甚至北达迪亚巴克尔(今属土耳其共和国),疆域应该远超阿卡德王国和乌尔第三王朝。
汉谟拉比的成就
大权独揽的汉谟拉比自称天神的后代,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和常备军,委派地方官吏,开凿运河、发展农业,使古巴比伦王国得以被梁启超列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于此时两河文明的楔形文字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后人得以从汉谟拉比的书信中了解当时古巴比伦王国的各个方面。如,他会要求地方官吏执行押解囚犯到某个地方,有时会直接指挥地方200人左右规模军队的调动,有时会安排180人到哪里去劳作等等。但对后人来说,其最伟大的成就还是《汉谟拉比法典》。目前,刻有这部法典的两米高黑色玄武岩巨石仍在卢浮宫内展出。《汉谟拉比法典》曾被后来崛起的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沿用,并对西方法律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古巴比伦王国时代的大量的史诗、神话和科学知识等同样被也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巴比伦城的遗址因地下水位高,目前无法挖掘,但被其征服的玛里王国的王宫面积达24000平方米,各种大厅和房间600余处。墙壁多装饰以彩色壁画,表现征战、狩猎、献贡以及宫廷生活等方面的题材。但文明十字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也注定了两河文明中从未终止过战火。公元前1686年,伟大的立法者汉谟拉比去世,其子萨穆苏伊鲁纳继承了王位,但古巴比伦王国的继任者们无力保全王国的荣光。两河文明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世界历史六千年》获评今年5月十大“中国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