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回家,大舅一家人邀请我和弟弟一起去爬黄山,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二话不说,高高兴兴的背着水和吃的零食就出发了。
人总是这样,把结局想得那么的简单浪漫,而忽略了过程的艰辛。没爬多久,我就气喘吁吁,腿软得不行,慢慢的从一开始兴高采烈的拍照聊天变成了休息,再休息。
“大舅你们慢点,等等我。”还是同伴吗?我已经被他们慢慢抛弃了,连才15岁的表弟都超过我了,唉,我一边叹气,一边蜗牛似的移动。
“姐,加油啊,你看这叔叔挑着这么重的米走得都比你快”老弟伏到我的耳边低声说,脸上还带着“邪恶”的笑
“你…”
在我准备打他一巴掌之前他就聪明的跑了,还朝我做了个鬼脸。
“好吧,我真是老了”说完慢悠悠的爬起来。
看着不见底的台阶路,我不由得打量起前面弟弟说的那位大叔,他接近五十岁的样子,头上有着零星的白发,身体却很结实,身上的每块都是肌肉。更另我瞠目结舌的是他肩上的重物,两袋大米,压得那根担子已经明显弯了不少,我开始担心那根承载着满满重量的担子会断,揪着这样一颗心更加重了我的步伐。幸好他稳稳的走着,喘气好像和他没有多少关系,就这样蹭蹭的和我拉开距离,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你们等等我啊”我愣了一下,发现他们和那个大叔一起消失了,呜呜…
爬了大约三个半小时,在前进的路边看到了几个饭馆,门口同时卖着方便面和水等补给品,味道好香啊,可惜只能闻闻。
“姐,过来吃饭”看到老弟从饭馆里出来我还有点不适应,像个美美的梦境。“大舅说现在才爬了一半,吃完饭再接着奋斗”“好啊好啊”我傻笑着沿着香味走进了饭馆,完全忘了还有这么多路程要加油的悲哀。
“啊,一盘小菜30元?抢劫啊你们”听着饭馆门口的喧嚣声,我们不约而同的向那个陌生人看去,而他的旁边是一直解释的店家。
“30元一盘,那在这开个饭馆也挺挣钱的”我若有所思的对弟弟说,带着点洋洋得意的意味。
大舅似乎听到了,他皱了皱眉头,放下正在夹菜的筷子,郑重的看着我说:“你看问题不能这么片面,这菜是比平时吃的贵,但他们什么都得自己运上来,米、菜、油、煤气…这钱不是一般人能挣的”
我脑袋嗡嗡的响,像被什么瞬间打醒了,大舅的话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新的世界,那个画面是那位叔叔背着米爬着和我们距离一样的山。
我又想起另一个画面。临近毕业,同学们一起讨论职业规划,诉说自己喜欢的职业:
“当教师好,固定工资还有寒暑假…”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忽略了老师上课前备课的辛苦,忽略了老师得时时刻刻操心学生的大小事,他们还得改学生的作业,想着怎么提高学生。
“还是作家好,随便写点文章就有钱挣”这是大部分学生的思想,可真实的生活却是得每天看书几个小时,为了一篇文章不停修改,不惜费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有得了短期抑郁症的。而且,作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得经过不停的写,不停的得到认可,这个过程你忍受得了吗?你有足够的耐心吗?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像一个成功人士站在我们面前,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的光环而几乎习惯性忽略他成功背后的种种磨难,和克服磨难的过程。
举个例子,当我说到马云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阿里巴巴,是淘宝,是那个双十一多少分钟挣了多少个亿的马云。关于马云喜欢英语被数学拖后退而考了三次高考的过程,关于阿里巴巴创业的艰辛过程,我们直接忽略了。所以有那么多人说着我想成为谁谁谁,仅仅是想成为,而不是想经历那个艰辛的过程。
现在有那么多人想学好英语,可成功的人数却不是很多,你会发现成功的都是那些默默的背单词,利用别人发出呼吁的时间去努力,去练习的人。当你真的经历了,那个成功的光环自然会出现在你的头上,还噌噌的发光。
不要忽略过程的去思考那个结果,会很狭隘,也会很美好,美好的不现实。
蜗牛终于慢慢爬上了山顶,风景真的很美,加上这个漫长的艰辛过程,让原本美丽的风景瞬间变得更加的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