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工作主线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针对性、极端重要性,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必须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民族工作已全面融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在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带动下,民族地区正在从现代化建设的“边陲”跃升为“一带一路”上“互联互通”的“前沿”。与此相适应,我国已经进入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同胞走出家乡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居住生活,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所有改革发展都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征程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讲好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孕育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除了阐释和弘扬各民族维护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还要讲述好近现代以来各族儿女投身中华民族革命解放与发展进步事业中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特别是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各族群众血脉深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