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自打葡萄架挂上“会客”的牌子,我们的朋友比葡萄藤快多了,来了一拨又一拨。资深家长周瑾今天带了三位社区伙伴的朋友,这是她第二次引介朋友来,上一次是半个月前,那天我们才挂牌子。
社区伙伴是一家发展机构,近二十年来,社区伙伴与社区和相关人群一起努力,恢复人们内心与大自然的联结,探索实现可持续生活的道路和方法。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能和谐共处。
今天来的三位朋友在机构里负责城市的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和实施,促进城市居民有更丰富的视角观察、敏锐的心灵感受到传统、土地、以及人和的价值,致力于友好环境、美好生活的建设。
他们尝试以食农为切入点,寻找和支持到同样理念的伙伴来合作:在学校和社群里,深植共生和谐的信念以及实践。
因此,经周瑾介绍,他们对华德福教育的农耕园艺课程很感兴趣,在地上走着聊、站着聊、坐着聊了很久。大家价值观趋同,所以有得聊。春寒料峭,意犹未尽,今后在我们共同关注的堆肥联动社群上,希望有更深入的交集。
三位朋友对路边的蜂巢和插满竹签的泥巴感兴趣。我们告诉他们,那团泥巴上有多少竹签,就有多少孩子品尝过了新鲜的蜂蜜。
孩子们是早上和老师一起来的,在蜂巢前面排好队,老师请他们看看蜂巢的样子、颜色,摸摸蜂巢的表面,然后请他们伸长小鼻子闻闻味道,最后,他们看到老师用竹签蘸了蜂巢里的蜜,送到口中,老师品尝再三,好甜!话音未落,孩子们嚷嚷开来:我要尝!我要尝!老师给到他们竹签,他们学老师的样子,小心翼翼的蘸,慢条斯理的尝,意犹未尽的插竹签,当然有朋友动作快,尝了一口又去蘸了一下,迅速的送到口中,多吃一口的幸福洋溢全身。
老师,蜂蜜是从哪里来了?有朋友的好奇心被蜂蜜开启。老师指着地上的花,告诉孩子,蜂蜜是蜜蜂从花里收集来的,我们让地上一年四季到处都有花的话,今后吃蜂蜜就可以用两根竹签就是一双筷子来吃了。
一根竹签、两根竹签、三根竹签……插上几十根竹签的泥巴变成一只土里土气的刺猬。下午,一个孩子来捏了一团泥巴,把竹签分了一些过去,于是,刺猬生出小刺猬来了。
附:
一、周一回顾计划会记录(友艳记录整理):
上周回顾:
1、糯稻的育苗工作(未完成)
2、苗床的整理(完成)
3、水田的蓄水(部分完成,3.2班的需要再夯土)
4、播种当季蔬菜(完成)
5、与幼儿园商议清明仪式(完成)
6、收拾美化大门(未完成)
7、洗脚池的规划(待议)
8、堆肥的翻堆(进行中)
9、染坊附近的土地规划工作(完成)
10、喷灌系统的布置(进行中)
本周计划:
1、旱稻和水稻的播种(存荣)
2、蔬菜苗移栽(张斌、存荣)
3、蓝草的播种(友艳)
4、钢架清理、工具整理(洪波)
5、继续堆肥的翻堆(张斌)
6、继续喷灌系统的布置(张斌)
7、三.二班的水田蓄水(唐康)
二、今日大地工作者:果果婆婆包素华 张存荣 朱友艳 周瑾(另一位) 张斌 萱萱妈妈 吕洪波 魏勇 代心钰 李可航
三、到访单位 人群: 樱桃班大孩子 苹果班 桔子班 社区伙伴
四、艺术支持:代心钰
文/唐康
图/张斌 刘洪敏 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