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私董会是一家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在国内独家运营某品牌全系列葡萄酒。主要采取线下传统渠道的代理模式进行销售。16年曾设立电商部,以线上与线下产品区分的模式,进行线上销售,在淘宝、微店等平台尝试,也搭建过自己的三级分销商城,均无声而终。现在全部销售回到传统渠道,希望能通过维护好中间环节,赋能代理商提升销量。以下为我司某省会代理商遇到问题。
现状:
此代理商为传统渠道,从业二十余年,代理了国内多个知名品牌的系列产品,库存压力极大。 在当地自有四五个门面店,另有二级经销商二三百家。
现状一:客户流失严重。客户维护基本靠一年几次的线下招商订货会,平时靠电话、微信沟通、维护关系。甚至有厂商业务员绕过代理商抢客户的现象,经销商客户流失严重,维护压力日增,维护成本巨大。
现状二:目前,红酒类的同级别产品价格战严重,尤其是来自淘宝、拼多多等线上低价产品的冲击,销量下滑严重。
请教问题:
1.作为代理商,承担了当地的“分仓”,如何直接对接消费者,提升门面店的销量?当下,具体有哪些渠道有明显的获客效果?
2.国内酒水市场鱼目混杂,很多线上产品的包邮销售价格,低于厂家真实成本,如何应对?
3.品牌商与代理商的关系,将会走向何方?
我的回答是
作为葡萄酒生意其实是两极分化及其严重的行业,之前也咨询过您这边,了解到您进口的就来自法国的新酒庄,按照红酒的基本情况来讲,既不是像拉菲拉图这样的高档酒品牌,也非著名酒庄出品的,很难走高端路线,那么也就只能走亲民路线了。关于销量下降其实是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造成的,这其中最少有是四个痛点需要解决:
1.包装过大,喝多了酒就会伤身体,不一次性喝掉又会变酸变质,影响口感
2.需要醒酒30-60分钟,等待时间较长
3.开瓶麻烦,瓶塞太紧
4.喝酒要用高脚杯,用手的温度去温暖高脚杯底部,将热量传递给葡萄酒,这样口感好,但是高脚杯携带不便,居家使用也容易造成打破和搁置浪费;
那么针对这些痛点可以解决吗?我的观点是可以通过改变包装来解决的。
目前通用的包装是750ml/瓶,之前也推过小瓶装的,效果不是很好,不过当时的生活节奏没有这么快,年轻人也没有四座大山压着(房子,老婆,老人,孩子),对场景化要求不算特别高,但是现代年轻人追求快闪生活,这种仪式感的商品只能被小众化了,小资化了。而且国外的红酒包装有四种:100ml,200ml,375ml,750ml.证明这些包装技术是成熟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进口产品以分装红酒为主导,以各地分销商为分装成小瓶装酒以100ml,200ml为主,少量饮酒美容与软化血管,健康饮酒的理念,进行营销。
与此同时也要联系国内厂商,可以要求国内厂商进行一系列包装创新以及场景化宣传。例如:
春季以小瓶装为主打,口号可以是“桃花片片相思雨,相伴美酒我与你。”主打情人节系列。
夏季以听装小瓶为主打(国内厂商包装创新),口号可以使:“小龙虾配红酒,美食与美容,我都要。”
秋季以校园专场为主,宣传可以场景化:一男生在火车站焦急的等着自己的女朋友,一个假期没见,心急如焚,他们以手上拿着马骏腾家的酒为标志,相互挥舞。男的一句好久不见,女的一句我想你了....
冬季以团圆场景为主,产品以750ml为主打,文案可以是:“家人朋友齐相聚,温情溢满杯中酒。”
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本质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红酒行业创新太少了,需要从包装,口感,甚至创新出一种添加剂,使得酒不那么容易被氧化的情况,这样可以以创新引领红酒行业,别人只有模仿你,而不能替代你。品牌商和代理商相互配合,双赢才是稳定合作的前提,他们不是零和博弈的局面。销量打开了局面,第二第三问题就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