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答钟弱翁》

今天读了一首古诗《答钟弱翁》 。


(一)《答钟弱翁》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1)横野:辽阔的原野.(2)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

[译文]在绿草如茵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在徐徐的晚风中,吹了一阵笛子.到黄昏,回到家里吃饱了晚饭,连蓑衣都没脱,就悠然自得地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高空的明月.

【赏析】在绿草如茵的郊野,一个孩子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那里放牛.天晚了,他骑着牛回家,偶尔拿出竹笛迎着晚风,吹出几支悠扬的曲子.回到家里,饱饱地吃一餐晚饭.天近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露宿在明亮的月光下面.——作者把放牛娃的生活写得如此优美、如此快活,目的是劝告钟弱翁与其去追名逐利、巧用心机,倒不如过他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这里有几个意象“笛弄晚风”“草铺横野”“不脱蓑衣卧月明”都意味悠长。


(二)答钟弱翁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简介】

这首诗载于《千家诗》,作者署名"牧童"。钟弱翁,名叫钟傅,弱翁是他的字,钟傅是宋朝人,以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牧童"是宋代人。

[注释]

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3.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译文]

绿草如茵铺满广阔的原野,

晚风送来几声悠远的牧笛。

归来吃饱饭已是黄昏之后,

蓑衣也不脱就睡在月光里。

[赏析]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美丽如画的乡村黄昏景色。一个“铺”字写出了原野的广阔与绿草的平缓繁茂,一个“弄”字写出了晚风中笛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悠远意境。三四句写归来饭饱,蓑衣都懒得脱就直接躺在月光里休息,表现了悠闲惬意的生活情趣。全诗情景交融,笔触生动,传达出对远离尘世、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搜出来两个不同的学习角度,读起来都有收获。先读熟,再背会,后默写,最后读读诗意,体会一下意境,还是古人的生活悠闲、自在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告别了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你的童年又有哪些趣事呢?古代小孩儿的童年丰富又多彩,诗人用绚丽的诗词文章记录下了...
    绛河清浅阅读 582评论 0 2
  •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在一个凉爽的夏日傍晚,皎洁的月亮披上了...
    春儿的后花园阅读 1,798评论 3 0
  • 我特别喜欢易经。 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确实具有很大的魅力。 是在学习之余,我也尝试着向更多的人去传播易经文化。选择...
    我在创业阅读 469评论 0 0
  • 有人说过:“结婚和生孩子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的成年礼”。即便我们三十岁了但是还没结婚生宝宝我们依然可以是女生,漂亮的女...
    盒子无常阅读 1,001评论 1 5
  • 想必大家都对分布式系统有所耳闻,大部分人对分布式都能侃侃而谈,但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不易。今天带大家一...
    AI贺贺阅读 55,971评论 7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