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定都

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来到了洛阳巡视。洛阳平原,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南有嵩山和伊阙门户,北有邙岭和黄河天险,河洛交汇,气场充足,,自东汉以来,多次成为都城。

赵匡胤看到洛阳山川险固,决定将都城从汴梁迁往洛阳。然而,他的这一个决定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汴梁地处平原,属于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但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商业繁荣,大臣们在汴梁安居多年,早已经过惯了汴梁的安逸生活。而此时的洛阳由于连年战乱,受到极大的破坏,经济很是凋零,大家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经营多年的家园来到洛阳。

赵匡胤很不高兴,赌气在洛阳住了下来,大臣们都慌了,在他的弟弟赵光义的带领下激烈地反对迁都。赵匡胤面对群臣的强烈反对,思前想后,最后不得不做出妥协。在众臣退下之后,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的民力就会用尽了!”

赵匡胤的预言成为了现实,汴梁因为无险可守,只能靠在京城集结重兵来防守,在北宋初年,驻守京城的禁军为19万人,到了宋仁宗的时候,禁军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82万人。《水浒传》中林冲为80万禁军教头,并非虚言。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王朝十分之九的税收,国家积贫积弱,京城成了越背越重的包袱。

一百多年之后,如此众多的禁军也没能挡住金国攻入汴梁,北宋灭亡了。Q&�%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