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下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老师呱拉呱拉地在讲述知识,一大部分学生一个个渐渐跟不上他的节奏,慢慢地课堂时间就被各种无意识消耗所占据。在此我称之为大学现象。
开学的预备周是比较痛苦和矛盾的,一方面要克服自己放假期间习以为常的松散懈怠,另一方面又要装作精神饱满地去面对同样松散懈怠的听众。而听众的选择权在于可以听或是不听,而作为演讲真的我只能选择讲或是一直讲。
既然一直被动处于演讲者的地位,听众自然是喜欢听故事的。一个个从脑细胞里搜罗的故事。换来的只是听众呆呆眨眼,抿嘴一笑已经不错,发出带有情绪色彩的声音简直好比热烈鼓掌,至少让我知道他是听着的。
演说者竭尽全力提起兴趣,想要引起某个方面的共鸣,让双方都进入一个探讨模式,这种期许简直比登天还难,好比一个妃子取悦一百位性格迥异的君王。
所以,大学现象里一旦出现的噪音。不需要再严声厉呵:“安静,保持安静(敲敲黑板)”“你们别说话!”诸如此类直白的告示。只需在某处知识点节点稍作停顿。然后说:“来,我下面问一个问题”或是“你们谁有问题想要问。”来掌控局面。是这样的语气,表明我需要一个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发言。
此时此刻眼神所到之处,无不是软塌塌地死灰般寂静。偶尔一两个笔直地倚靠在椅子上等待与你四目交接的那一个一定是知道问题的答案,或是心中有个大概的草稿,期待着被你叫起。这样的孩子是用一开始的沉默表明。其实我并不想说话,然而是你叫我起来回答,我就勉为其难吧,答题质量好坏不怪我咯。一般这样的孩子都是传统定义里的好学生,坐在教室的前三排,抄写着工整的笔记,以有考试复习资料而被大众在考前一周所讨好。
再有的就是80%的称之为“浮萍”族,一个个面面相觑不说还等着看谁是那个被老师叫起的倒霉蛋。一般这样的群体都乐于看到的事情就是老师把一个昏睡的、戴耳机的、看小说的同学点起来回答。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得到短暂的放松,至少不是自己站起来傻傻的样子,至少这一次点名算是有了替罪羊,至少危机感又离自己远了一些,随着大家笑一笑也就过了。
最后一部分被课堂稍微带动了的学生一定是被我视做珍宝的异类。他会突然间在大众均沉默不语的无声背景下,“噌”的一声,像穿戴了盔甲佩戴好兵器的杀敌英雄一样自带光环般出现在我的视线。本该是充满希望地先大赞一下这位同学的勇气可嘉什么的...
而此时此刻最让人费解的一幕出现了,那80%原本是静若处子般安宁的“浮萍”,突然间肾上腺素立马飙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过身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个居然敢没有宣召就应谏的勇士。眼神里透露出的不是敬仰,是毫无理由的打量。从上到下,从鞋带一直看到头发丝,又从头皮屑一直看到脚后跟。当然,勇士无论说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说错了什么。一个音调、一个标点、一个停顿。总之,怎能辜负在这危机对答环节里为大家打破寂静而表演的小丑的演出?
群体的力量是恐怖的,一致性打量的眼神,富有批判性的表情,以及字斟句酌地考究语气。不管是哪一次,这些看似平常的习惯都会想被通透镜放大了百倍的光斑,一点点灼烧了英雄的心。
我很想去组织这种课堂讨论的时候,最终都会演变成一场无声的默战。
开朗的英雄不会因为一次的鼓足勇气而变得愈加勇敢,软弱的好学生也不会因为一次的失宠而反思自我。恰恰是那些80%的浮萍,好的坏的既然都不是,平平凡凡混一节课不是也挺不错的心态开始蔓延。
以至于越到最后,能融入课堂讨论的学生就越是凤毛麟角。任凭你怎么鼓励、激将、表扬、都只会变成是一场独角戏紧接着另一场众默戏。
那么,你为什么不敢主动发言?
是害怕没有标准答案来衡量对与错,得不到应有的奖励来证明自己的努力;
是担心腹稿答案已经众所周知,不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更简洁彻底地表达;
是恐惧沉默的大众评审,会通过你生涩的只字片语而批判你为永远的Loser。
然而害怕,担心,恐惧和别人的嘲笑不会让你变得强大。反而会让你错失很多通过表达而赢取的机会。机会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但是为了随时可能出现的机会,我们必须做时时刻刻反反复复的练习。
若是你能不在意周遭的目光,只记得合理表达自己是一项必须培养的技能的时候...
若是你能不轻信永恒的真理,只彻悟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时候...
若是你能不顾及自己的颜面,只晓得通过一次次失败才能建立起自信的时候...
勇敢的提出问题,直面回答问题。好与坏都是自己所得,又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