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买菜有些年头了。
1985年从农村调到县城浒山工作,周末因为食堂不开伙,只得自己去菜场买点菜,简单地解决一下吃饭的问题。
记得当时浒山也就二个菜场,东门和西门。印象中东门菜场更旺一点,背靠着解放西街,往下走几个台阶,便是简陋的露天菜场:地面上竖起几根圆圆的铁管,上面搭几张薄薄的铅皮,棚棚的下面用铅丝吊着几块白底红字的小方牌,牌子上面写着肉类、家禽、蔬菜、鱼类等;一排排的临时摊位上,摆着不多的几种菜。菜场东门口连着泥泞的煤球弄,几个卖熟食的档位,就在四周临时搭出来的小房子里面营业。
早上五六点是菜场最忙的时候,农村里有婚丧喜事,一般也都会到城里这个"大"菜场来买,在农村的小集市上很难凑齐四冷八热的一桌菜。每当碰到大日子时,一个个摊位面前都会人头攒动,各种吆喝的声音混杂在一起,整个过道都会人挤着人,地面上都是湿漉漉的。碰到下雨天,还要一手撑伞一手买菜。到了上午九点钟左右,一天的集市也就散了。
几年之后,慈溪撤县设市。原来老旧的菜场也越来越显得破败拥挤,纷纷扩建新建。就在这个时候,标准化全天候的城东菜场、金山菜场、西门菜场,也以崭新的面孔投入了营业。
因为老婆怀孕的原因,加上我工作的方便,从此,我便和买菜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一次为家里买菜,是在新建的金山菜场。新的菜场上下两层,楼上楼下有几千平米,大大小小的摊位宽敞明亮。一眼望去,各种蔬菜海鲜、鱼肉禽蛋看不到尽头,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记得那一天买菜,不是忘了这,就是忘了那。说好想尝鲜的"葱烤河鲫鱼",就因为忘记了买葱也只好泡汤。
有了这样的小教训,后来我在买菜前总会做一些准备:菜的荤素怎么搭配,要不要买葱、姜、花椒这些调料;有什么时令蔬菜新上市,价格行情怎么样;还有老人小孩喜欢吃什么菜?我都会一一地记录在小纸条上。买菜的时候就可以拿出纸条对照一下,以防遗漏和买得不对胃口。
慢慢地,我从一个拿着纸条对照着买菜的新手,变成了一眼就能判断出菜好坏的行家里手。挺着"腰板"的带鱼一定很新鲜,但浸在冰水里"白白胖胖"的目鱼,肯定不会再有一点点的味道。我还有一个特别的挑菜经验,就是看菜的"气色",不管是猪肉,茄子,潮虾,它们的色泽一定要自然有光泽,看得顺眼才好。
仅仅几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变化真快,在我刚招工的时候,猪肉、水产、蔬菜都要凭票证限量供应,连五分钱的豆腐也要有豆制品票,很多时候还要排队买菜。到现在是各种蔬菜争奇斗艳,山货海货应有尽有。
日积月累的买菜,让我在菜市场也认识了不少讲诚信会经营的朋友。菜场里的横河老伯和海里阿江,都是我认识很久的买菜朋友了:横河大伯特别能干,总是一大早就从地头采摘好各种蔬菜挑到市场来卖,老伯的菜,价格公道,又出了名的新鲜,从来不用叫卖;黑黑胖胖的阿江,看起来五大三粗,但对待自己的海货,总有一套好的保鲜办法,阿江的潮虾和小海鲜就比人家的好吃。细心诚实的阿江在潮虾和冰块之间一定会隔着一层薄薄的保鲜膜,这样既能保鲜,又能保证冰水不浸入到小海鲜中去。
在他们这里买菜,总是能让人省心放心。
我也常常会在一些菜场边的地摊上,买一些大伯大妈自家的新鲜蔬菜,看到他们期盼你买菜的眼神,和成交后一脸憨厚的谢意,买回去的菜也会好吃很多。
买菜还要看市场行情,比如整个菜场只有一二个摊位在卖的时令菜,数量少但要尝鲜的人多,价格肯定会很高。像雷笋一开市卖50元一斤,三天以后去买的时候又会马上降到20元一斤的合理价格。
看对人,买对菜,懂点价,做到这几点,买菜的精力就会少花一半,钱也会花得值得。
今天外甥女要来家里作客,特地比平常早了点去金山菜场。我买菜的速度非常快,在几个诚信的商贩这里,一边和他们聊上几句,一边菜也就买好了。不知什么缘由,菜场里的几个老经营户,聚在一起闲聊的时候,给我封了一个"全市场最懂菜最会买菜"的名号。
就是这样一句玩笑话,成了我想用文字记录买菜的起因。
菜场的变迁,摊贩们起早摸黑忙碌的身影,一幕幕的情景就在眼前。不由得让我生出许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