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心里可能会有疑问:难道成为自己也是一种能力吗?我不就是我吗?
是吗!或许你已经不是你了,在不知不觉中很多人早就把“自我”丢掉了!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在我们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生活里,老师家长们对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在我们还没有广泛认识这个世界本身和观察世界之前,先在我们的脑子里塞上无数的概念,不管你是不是能够理解。
通常而言,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先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观察世界,对事物有明确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形成对事物的概念。
比如我们观察昆虫,才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破茧而来,吃到了苹果才知道原来这是苹果……
而我们的教育中缺少这一环节,在无数深奥概念的加持下,我们慢慢地对这个世界有了偏见。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大学里的马克思、毛概等哲学类的课程,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都是在睡梦中修过了这几门课。(我也是!)
教我们马克思的一个女老师说:在她的课上从来都不会有人睡觉,因为她会过去把他叫醒!
很好笑,但是能够深刻反映出大家对社会科学的态度。
我们从小学习政治、思想品德,背过无数的知识点,却从来没有对他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这种灌输式的枯燥无味的知识先入为主,我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它仅是一个考试的工具,并且晦涩难懂、索然无味。
久而久之就忽视了社会科学本来的魅力和伟人们为人类所做的卓越贡献。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
在我们过去的二十年里,从小学到高中,从考不到满分被父母质疑,从学业太忙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在高考加油的呐喊声里,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了真正的自我。
我们在这其中,一步步逐渐契合这个社会的系统,而不是我们自己。
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朋友向我感慨:“现在的孩子都一个样,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有的人刻得好,有的人刻的不好罢了。”
前几天在微博热搜上看到过一位五岁儿童的逆天简历,页数长达十五页,显示小朋友具备1500字的识字技能、年阅读超五百本、钢琴街舞足球样样精通,成为父母炫耀的资本。
我们中的许多人在高中毕业后选专业迷茫的那段时间,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告诉我们,选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适合女生等等,列举哪个人选了某个专业现在工资多少……
但是在撕开所有的标签化的东西之后,你有真正想过自己是谁吗?喜欢自己的专业吗?考研还是找工作,是你自己的想法吗?
然而仔细想想,这可能并不是我们处于热爱而做的爱好,而是根据社会的标准,利益最大化做的最好的判断。
在大学里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是成绩、奖学金等,但这种体系本来就存在很多缺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不同的,而统一的标准往往将我们限制死了。
拿不到奖学金的学生不一定不优秀,成绩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会差,世界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选择成为自己并不是一件错事。
上次做完心理辅导后,老师告诉我们测试的结果仅供参考,结果再准也只是一种工具,不要完全相信工具,要相信自己。
老师还告诉我们,在大学里我们要广泛阅读,但不要尽兴,书也是人写的,也是人思想的一种承载工具,看看可以,但不要太相信,要臣服于自己的思想。
古人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对的,也不是老师家长说的都是对的,不是所有的讲座、经验都是百分百正确的。
当我们看到一些权威的内容,他人给的建议和被舆论引导时,不妨质疑一下,问问自己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用自己的思考代替一部分的理所当然。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大学里平时不用学习,期末复习一下就好”“读书无用论”等言论真的是正确的吗?
保持思考,保持怀疑,成为自己。
“不要相信任何事,无论你在哪里读到或从谁的口里得知,无论是否是我说的,除非它与你自己的判断相吻合。”
十世纪印度神人Ranulph Fren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