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User-Agent检测
最早的浏览器嗅探即用户代理(User-Agent)检测,服务端以及后来的客户端根据User-Agent字符串来确定浏览器的类型。
随着js的发展,2005年开始,在浏览器客户端通过 navigator.userAgent 同样可以获取到浏览器信息,包括浏览器版本。
但是,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解析User-Agent字符串并非易事,由于浏览器为了确保其兼容性,都会复制另一个浏览器的用户代理字符串。
因此,随着每一个新浏览器的出现,用户代理检测的代码都需要更新,这也将会导致之前的检测代理字符串代码出现问题。
比如,我最近在针对公司用户群的IE7,IE8专门做一个页面,后端php哥们通过检测浏览器的User-Agent中的 MSIE 来判断
是否是IE7和IE8,而我用我的IE11(edge)中模拟功能去模拟IE8查看,发现始终没有效果?
后来找了半天才发现原因,原来从IE11开始,启用了新的用户代理字符串
Mozilla/5.0 (IE11.0;WindowsNT6.3;Trident/7.0; .NET4.0E;NET4.0C;rv:11.0)like Gecko
IE11去掉“MSIE”,导致以前js检测“MSIE”的代码无法使用。
navigator.appName 被设置为“Netscape”
navigator.product被设置为 “Gecko”
就算用ie11模拟ie8,也是这个用户代理字符串,所以导致后来不得不通过修改浏览器的user-agent来实现效果进行调试。
后来,我一直在想,我们现在针对IE7,IE8做的这个特殊页面,如果用户会自己修改用户代理,毕竟现在几乎所有浏览器都可以使用
现成的工具来修改用户代理。比如,用户使用IE11来模拟IE8,那我们的用户代理检测就会失效,这样,我们辛苦做的这个事情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直到,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不用担心用户代理欺骗,如果一个用户知道如何切换他的用户代理字符串,那么他也肯定能够意识到这么做会导致网站的访问有不可预测后果。
如果浏览器标识自身是Firefox但是行为却不像Firefox,那不是你的错。试图去猜测获取到的用户代理字符串是毫无意义的。
看完后,我释然了,IE的存在,不只是对用户体验的严重降低,更是对开发者的极大挑战。
12.2 特性检测
特性检测的原理是:为特定浏览器的特性进行测试,并仅当特性存在时即可应用特性检测。
其实就是检测js的某方法该浏览器是否支持。通过检测该方法浏览器是否支持来判断是哪个浏览器。
12.3 避免特性推断
即根据一个特性的存在推断另一个特性是否存在。
比如:
if(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d)
}
以上写法会出现问题,因为你不能通过判断浏览器支持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
就觉得浏览器一定支持document.getElementById()方法
12.4 避免浏览器推断
12.5 应当如何取舍
如果你想使用用户代理嗅探,记住这一点:这么做唯一安全的方式是针对旧的或者特定版本的浏览器。而绝不应该针对最新版本或者未来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