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孤独

说起孤独,以前总会觉得这是强者自矜的高级状态,然而这段时间愈发觉得,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他们只是提前适应了。

在以前,孤独似乎是洪水猛兽,稍微与它沾边就恨不得马上逃离。为了躲避孤独,许多人刻意往熙熙攘攘的地方走去,我也不例外。

从不会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宁愿打包,也不愿孤零零的坐在饭堂里,在路上,脚步也会越发地快。

更不用说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医院。

非常庆幸,那个时候,身边总有人陪我做着这些事。

然而,现在都不在了,

大家早已各奔东西,每个人都形单影只,跋涉于自己的人生路途。

孤独,替代了我们,陪伴着彼此。


02   

生活中从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总会经历一次阵痛,明白了,孤独可能并不是现实中无伴,

而是在某一块无法找到一个人与你共情。

即使父母在身旁给予支持,但在某个抉择的时候,发现他们不再是小时候无所不知的长辈,没办法站在代际差异中沟通。

突然想说说话,却打开微信联系人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即便点进聊天窗口,也总是欲言又止,最后不了了之。

不想讲话,却开始在不同的社交平台,给碰到未知的人聊些什么,给别人解答力所能及的疑问,也总期盼有人能带我走出迷惑。

尝试了许多解脱方法未果后,不免落入自抑的怪圈。

但是,久而久之,独处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害怕。

现在一个人的时候,会走去小吃街、超市这些琳琅满目的地方,挤在人群堆里,好像也没有那么的不适应。

坐着摩的,滴滴的时候,也不会再抗拒师傅跟自己唠嗑侃大山,相反,挺乐意听师傅叨叨地说着风土人情。

一个人骑自行车,看路上人来车往,看蓝天白云,没有诗人的那种怡然自得,但也有几分惬意。

至少,当时并不觉得孤独。

03   

世界上,你没有办法完全跟另外一方完全的共情,也不可能跟一方完全同步的生活轨迹。

我们都有专属于彼此内心的那个小房间,它是囚牢,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曾说过:“独处是一种特别的能力。因为它能给人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份自由,那是一种心灵的放逐。”

当你在角落里,与自己交流,与自己相处,回忆过去、思考未来,有什么能比此刻更让人自在。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梭罗一样,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听夜莺鸣叫、看白云的飘忽、与鱼儿嬉戏。

也许,也做不到主动地拥抱孤独,但是孤独来临时,

学会与它和平相处。

不要害怕独处,独处不等于寂寞,不是深处无尽深渊,不是空虚的自己浮想翩翩。

相反,此刻的你才是最自由的,脱离了外界的束缚,不必再考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和父母在一起是儿女,爱人在一起是情人,孩子一起是父母,无论是和谁在一起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关注他人的心情,自己言谈举止要有分寸。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是绝对的自由,完全的属于我的时光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