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与美国丽人:中年危机

最近看了《一一》和《美国丽人》这两部电影,前者是发生在中国台湾,后者是美国,但影片却非常的类似,都传达出同一个问题就是,中年危机。都是讲在日常生活中平淡的故事,却特别的具有代表性。记得韩国漫画家尹泰浩说过一句话,当日常生活倒塌的时候,做什么都弥补不了的。开始我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现在似乎有些懂了。


《一一》

《一一》讲述的是在台北都市,一个普通家庭中各个成员所代表不同的年龄阶段,来阐述人的一生中不同的成长历程及种种遭遇。小康之家表面上风平浪静,骨子里却千疮百孔,危机四伏。婚礼开始,葬礼结束,代表了人一生中必然会经历的生与死。《美国丽人》是以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展示了隐藏在美国社会肌肤内的种种“癌症”,犀利地揭示了美国日常生活中的“众生相”,鲜明地体现了对人“异化”的反抗。


《美国丽人》

当我们四十岁的时候,我们会是怎么样的呢?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可是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样。更多的人到了四十岁,会迷茫。此时,夫妻之间的感情似乎只能靠亲情维系了,一边是青春期的孩子,一边是公司里日复一日的重复的工作。我们都会厌烦,从而对自己的存在意义产生怀疑,我都到了这个年龄,可是我究竟做了什么呢?

电影《一一》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场面。就是敏敏哭着说,自己每天跟婆婆讲的都是同样的话,没有一点变动,自己的人生究竟是怎么了,一直过着的都是重复的生活,毫无新意,毫无波澜,觉得自己好失败。有时候觉得很可笑,当我们二十岁的时候,我们迷茫,迷茫的是对于未来不知道如何自处,该怎么去生活;到了四十岁,我们还是迷茫,迷茫的是我们究竟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如何生活才不会一直重复着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似乎一直都在考虑该怎么去生活,而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还是不会生活。影片最后,敏敏从山上回来,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婆婆的死似乎并没有对这个家庭造成什么样的变动,生活还是回到了原处,他们也试图去改变,却无济于事,不免让人感到悲哀。

而电影《美国丽人》中的父亲莱斯特,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失败的人生,妻子、女儿都无视他,看不起他,长期与妻子、女儿处于无法交流的状态,在工作上也不顺心,无所作为。但是当见到女儿的朋友安吉拉时,似乎他年轻时期的冲劲又回来了,对爱情、对生活的向往又回来了。于是他去健身,去跑步,让自己年轻起来。工作不顺心就辞职,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即使是服务员。一切似乎都在变好,可是最后他死了。就像影片里有一个时间很长的镜头,一个被人用过扔掉的塑料袋在地上随风起舞,飘来飘去不知道归宿在哪里。这里暗含着人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是什么,自己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在中年的时候,爱情不再,工作无聊,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生活更多的就是这样的平淡,这样的琐碎,这样的重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不迷茫呢?影片没有告诉我们该去怎么寻找出路。最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口号,似乎唤醒了中年的人的已经麻木的心。我自己不是那个年龄,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到时候如果是那样的生活,我会如何选择。但是就现在我的亲身体验而言,让我不迷茫的办法就是读书,读经典,让内心充实起来。只有内心充实起来,俗话说有底气了,我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怕了。

愿我们都可以生活得更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才上班,想考研 后来想做外贸 后来学算卦,这是最接近专业化的,岳父给提供了学习的书单和书籍 后来甚至开了咖啡馆 现...
    有意识的生活阅读 695评论 0 2
  • 节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R:(Reading,阅读一个原文片段) 积极主动的涵义不仅止于采取主动,还代表人...
    予含阅读 1,547评论 0 0
  • 早上好!#幸福实修#~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10班@彭小石--上海# 20170808(15/30) 【幸福三朵玫...
    彭小石阅读 1,573评论 3 2
  • 【今日晚评】 盘面走势: 指数继续上攻,不过好的迹象是今天沪指分时图的黄线在上,说明赚钱效应较昨天是有了显著提高的...
    阿雪912阅读 1,8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