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师的三点启示

邯郸四中    张建新

读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一部分学生第2章《认知发展》,认识到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师有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注意匹配问题

所谓匹配问题,是指教学不应当让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简单而厌倦学习,也不应该让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难以理解而弃之不理。

启发:这是基于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层次与差异,应采用差异化教学,应因材施教。

为此,要创造一种学习中的失衡状态。失衡状态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促进发展。创设一些容易犯错误的情境,有助于建立合适的失衡水平。当学生在情境中感到应该发生的和实际上出现的有冲突时,他们就会重新思考,并从中学习新的知识。

第二,激发主动学习

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个体在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因而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无论在哪个认知发展水平,我们都希望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以某种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这种主动的活动体验,即使在低年级也不应只局限于对物体进行物理操作,还可以对课程或实验中蕴含的观点进行心理操作。一般而言,学生应该动手操作、仔细观察,然后向教师或同伴说出或写出自己体会到的。

启发: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三,做好辅助学习

辅助学习或称有指导的参与,是指首先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学习内容,接着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量的信息、提示、提醒和鼓励,然后逐渐让学生独立去做。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如:1、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材料或任务,2、为学生示范解题技巧或思维过程,3、鼓励学生设定短期目标和采用小步骤,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解决复杂问题,4、替学生完成一部分任务,5、为学生提供暗示或线索,6、给予详细的反馈并允许修改,7、通过提问集中学生注意等。

启发: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