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律

 早睡早起,坚持运动,不吃垃圾食品,现在还加上不要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刷短视频,这些是好的习惯,是否这些就是我们说的自律呢。很长时间以来我理解的自律也就是这些了,这些能算是自律这条路上的一些简单的现象,离真正的自律的本质还差很远。自律的本质是修身,我们常说的顶多算一些简单的自我管理,修身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含义就深刻广泛得多了,比如常听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前还有两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理解的自律和修身是树立良好、正面至善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到克服人性中的恶、懒、怕、贪等陋习,再到外在生活习惯的正面引导的逆水行舟。

关于人的存在,从来就有欲望和理智的冲突所带来的痛苦,苏格拉底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的执行环节就像是动力为两匹马的马车,马车上坐着一个骑手,其中两匹马为一白一黑,白马类似于我们的欲望、情绪,黑马类似与直觉,相比于白马,黑马有了一些过往的经验,会对事物做出快速的判断,而不是不顾一切的横冲直撞,马车上的骑手类似于的理性、理智,这不仅是经验,而且是对实践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进行深化认识的判断,这里有思考,有思想,当然骑手的思考一定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否则就会陷入教条主义,完全和前面两匹马脱离,说到这里,你大概明白自律的意义有多深刻,也只是多么艰辛的一个过程,这就是一场朝着我们的目标,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这是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基础的。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好比一座建筑物的地基,没有地基,上部哪怕再宏伟的建筑也会塌陷,或者根本盖不起来人生这座建筑,诚信正直,这是最基本的为人之正道,然后是能管住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胡乱浪费自己的精力,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那些不在我的人生规划上的人和事,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再到别的地方去胡搞,那就是那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且会过得非常的快,但却义不容辞的要活好自己,不枉此生的基本使命来的。

再进一步,前面我们讲到了欲望、直觉和理智的矛盾的冲突造成了我们人生的苦与乐,自律和修身也是去统一其中的矛盾,所以自律就是矛盾的统一,且要落实到行动上来方能实现矛盾的统一,讲到这里,我我想起了曾国藩,中年以后的曾国藩肯定算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曾国藩33岁左右时感慨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能专注,后来的曾国藩常年坚持写日记,反省、改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严苛,哪怕当天一个不好的念头,他都会对自己进行总结批判,后来曾国藩对自己的家族和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自律并不是要提倡做一个苦行僧,相反,印度的那种苦行僧只是站在拉自律和修身的门外,非常可怜,完全的压抑本性、抑制本能,灭人欲,这是惨无人道的做法!我们要做事情,动力机制是需要白马的,也需要黑马这匹几千年人类发展史所训练出来的直觉,这是我们的最快速的决策系统,骑手则是神秘的精神力量,但精神力量的源泉还是在于我们的肉体,所以,欲望和理智要统一,这是自律的基本出发点,比如懒惰是我们的欲望,恐惧也是我们的本能,不愿牺牲眼前短暂利益而顾全长久的安宁,不总结改变自己,不去主动思考,没有危机感等,自私自利,这些都是我们本能的所带给我们的阻碍,而真正的自律就是要一步步克服掉这些阻碍,逆水行舟。

综上,从我们中华文化来讲,我理解的自律就是修身,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大家可以举一反三,比如保持善良但不是软弱、尊重他人,常有感恩的心,不抱怨,有责任感,勤俭、勤奋、时常反省总结改造自己,克服恐惧(重复性的克服那些值得克服的恐惧感),专注,多替他人着想,少计较个人得失,着眼与长远可以放弃当下的所谓愉悦感,最后才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我们常见的坚持运动,坚持阅读写作,坚持吃营养早餐,早睡早起等。    

最后,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一点,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肯定不会去治理国家平天下,但一定要用尽一生去做到修身齐家,首先相信这两步我们做得到,更可贵的是这其实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否则人生犹如孤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