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醒醒了兄弟!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
旅行的路程也很远。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前行,
穿越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声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
才找到自己的家。
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
才能到达内心最深的殿堂。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
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旅行》
————泰戈尔
壹
我有一个住了近三年的大学室友,小凯。
不论是阴晴雨雪、寒暑节假,还是躺在床上、趴在桌子上、走在路上,这位仁兄始终都是一幅波澜不惊的衰样,很少见他笑过。
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惆怅。”
问他惆怅啥,他闭口不语,或者眉头更加紧锁地来了一句:“说了你们也不懂。”
我们背后把小凯这么一个傲娇的孩子,亲切的称为“忧郁小王子”。
逐渐熟络了之后,小凯打开了话闸,不断向我们抱怨道诸如:咱们专业不好找工作;现在的公司企业对本科生待遇极低;没有钱怎么在外地买房子;买不到房子谁跟你结婚,结了婚又怎么保证不离婚,现在婚内出轨率这么高;有了孩子吧,也是麻烦一大堆……此类,且随之而来的更是丰富的联想,甚至在工作后被老板批斗时,自己委屈的心情都能描绘地一清二楚,让人哭笑不得。
听着这好一顿唠叨,我忽然想起了《武林外传》里,佟掌柜的那句经典台词:
额错咧,额真滴错咧,额就不该嫁到这个地方来,额不嫁到这儿来,额滴夫君就不会死,额滴夫君不死,额也不会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方……
我也错了,我当初就不应该考到这学校来,我不考到这,我就不会跟这种奇葩住一个寝室,我不跟他一个寝室,我……
那样该有多好呀~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惊叹,这是一个用20岁的身躯包裹着的40岁的灵魂啊!
谁跟小凯独处超过十分钟,都能变成一个负能量慢慢、身心俱疲的小老头。
私下里我们商量着,是不是要把小凯打一顿?
有病,就得治!
贰
没错!小凯是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病就病在他的想象力太丰富,代入感太强,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讲:戏!太!足!
想象力是种好东西,但刹不住闸,拉不紧马缰,就难免会让人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且不能自拔,甚至会把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乱麻。
当然,小凯是种极端现象,但通过小凯,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那就是焦虑情形下的自己。
据某位哲人的话说(可能是我),现代人的焦虑通常可分为三种:
一是对于过去的过度沉溺,如佟掌柜对以往做出的种种假设;
二是对于未来的过度担忧,如小凯这种“死孩子”,我现在依然怀疑他当初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三是对于现状的不满,总是想方设法的自我逃避。
有时,焦虑犹如不知疲倦的鬼魅,日日夜夜的纠缠着我们,细小琐碎、虚无缥缈的烦忧会把心中仅有的那点阳光消耗殆尽,且无限放大日常生活中的重重叠嶂,一整天下来,如同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长此以往,难免会有崩溃的那一天。
叁
今天,我们不煲鸡汤,但必须得谈谈人生。
孔老夫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圣人的警惕犹如耳边的一道惊雷,提醒我们活在当下,把握眼前,但当我们沉下心,仔细思索圣人言时,心中不禁会冒出这样的疑虑:如何才能“知生”?
“平原作家”李佩甫在他的《生命册》中这样写道:“早在十二岁之前,我已读完了三千张脸,吃过了田野里生长的各种植物,见识过了各样的生死。此后生活的每一天都是过程了。过程是不可超越的。”
无疑,这句话在往后的日子里带给了我无限的触动。它让我真正地意识到:生命是一种历程,而不是某种结果。
怅然古今,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时光易逝,岁月催人,多少人,他们活着时声名显赫,死的时候也曾经轰动一时,而死后留下的,却只不过是浅浅的一抔黄土。没有人能跑得赢时间,没有人能够躲得过岁月。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结果都是如此。
既然我们早已知晓人生的去留,为何不能换一种活法?
肆
给大家讲述一则寓言故事:
清晨,在山中,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 有一只苍蝇在河面上方飞旋,离河面仅差几厘米。水中有一条小鱼,它想,如果苍蝇再飞下来两厘米我就可以跳起来吃掉它了。在岸边潜伏着一只熊,它心里想着如果苍蝇飞下来两厘米,那条小鱼就会跳起来吃掉它,而我就可以冲过去好好地享受一顿美餐了。在河流附近,一个猎人正藏在高高的草丛里,他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想着如果苍蝇下降两厘米,小鱼就会跳起来吃掉它,熊就会跑过去抓住鱼,而我就可以一枪击中那只熊。 在岸上的一个洞口处,有一只老鼠。它想着如果苍蝇下降两厘米,小鱼就会跳起来吃掉它,熊就会跑过去抓住那条鱼,而猎人就会站出来向熊射击,而我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拿走他袋子里的奶酪了。这时,在附近的一棵树上,蹲着一只小猫。小猫想:如果苍蝇下降两厘米,小鱼就会跳起来吃掉它,熊会跑过去抓住那条鱼,而猎人就会站出来向熊射击,而那只老鼠就会跑出来偷奶酪,那样我就可以快速地抓住它了。 大家心里都美滋滋地,满怀期待。突然苍蝇下降了两厘米。早有预谋的它们立刻按计划行动起来。鱼跳起来吃掉了苍蝇,熊冲出来一口将鱼吞进了肚子,猎人站起来向熊射击,然而一声枪响打破了所有的宁静,老鼠吓得忘记了奶酪,而猫也忽然失去了平衡,从树上掉了下来。 当我们紧紧盯着人生的诱惑在心中做着自认为完美的计划时,我们常常会忘记一声“枪响”所带来的一连串的恐慌。
伍
是的,我们每个人难道不就是寓言中的一个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吗?
期待着未来可以依照着自己的构想,一步步上演。但人生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熙来攘往,各种人、各种事纷纷乱乱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点缀着我们的灵魂。可惜,出于人性的愚昧,我们从未珍惜过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精彩,甚至是痛恨人生的无常,我们喜欢掌控,掌控自己、掌控生活,一旦失控,我们则陷入懊恼、悔恨的漩涡,且无休无止。
我们总是回想着昨天,期许着明天,我们总是为过去的事情做出种种假设,为未来的未知做出种种安排。我们的这个世界越转越快,我们的内心早已一团乱麻,即使它让我们筋疲力尽、过度劳累,我们也不希望它停下来,这种躁动不安具有强大的惯性。
似乎,我们从未真正地安静下来过,我们的所有精力不是处在过去,就是处于未来,但“当下”呢?是不是早已被我们抛在脑后?
陆
著名美学大师蒋勋曾这样感慨过《红楼梦》,他说道:
“人的一生,不到最后的终结,永远不知道它的结局。《红楼梦》一开始就把结局都告诉你,让你看看每个人如何一步步走到他的结局去。大家可以想想看,哪有一部小说一开始就把结局先告诉你。结局告诉你了,你还想看下去吗?也许人生不是一个结局,人生是点点滴滴、一分一秒的过程累积起来的一种不可知的状态。也许到最后一天,还是搞不清楚自己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命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
我相信一句话,傻人有傻福!
没心没肺的人反而活的更加自在,因为他们从不担心明天,沉溺过去,一日三餐,油盐酱醋、平平淡淡才值得珍贵,当下,即人生。
哈哈,这种随缘的人生态度是不是很像最近流行的“佛系人生”?但要真正做到“佛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美国作家托马斯M.斯特纳,曾针对此种焦虑所带来的糟糕的生活现状提出了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此为参照,试着借鉴,从而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
一是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获得幸福感的生活的重心,需要刻意的、有意识的停留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并且清醒地知道,我们是不是实际上做到了那一点。那要求我们不再沉迷于对“结果”的依恋。
二是学会采用上帝视角来看待自己。自己在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得试着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其中细节。打个简单的比方来说吧,举头三尺有神明,当你的思想开小差的时候,你得学着意识到,有个“神明”在监督自己,迅速把思维拉回到当前。这种方法也有益于提高自己的自控力。
三是感知变化,创造耐心。生活中80%的琐碎都源于自己的杞人忧天。当我们真正专注于当下时,我们会真切的感受到每一天带给我们身体和心灵的变化,我们会热爱上本就属于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耐心和毅力也就一点一滴地养成了。
《金刚经》有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虽然没有禅宗那样高深的智慧,但从更理性的角度来说,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当中,只有“现在”才能被我们所依靠,也只有“现在”才能找回最真实的我们。
今天,你想要哪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