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空气中悬浮的尘埃使光发生散射,因此我们看远方的事物才会觉得缥缈模糊,我们也会无意识地借此判断事物的远近。
你的每一次吸气都包含了玛丽莲·梦露曾呼出的一个空气分子
如果将有大灾难来临,所有科学成果都将毁于一旦,而我们只能给后世留下一句话,那么怎样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信息呢?世上万物皆由原子构成。——理查德·范曼(RichardFeynman)[1]
大约在公元前440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捡起一个石块或是一根树枝(又或者是一块陶罐的碎片吧)问自己:“如果我把这东西一分为二,取其中一份再分为两份,我能一直这么分下去吗?”他对答案胸有成竹,他认为不可能有物质可以无限地分解下去,物质早晚会分解到分无可分的地步。希腊文中形容“不可分”的词叫“atomos”(原子),于是德谟克利特便叫这种不可再分解的物质为原子。
“我们能尝到甜、苦,感受到冷、热,看见各种颜色,”德谟克利特在书中写道,“但实际上世间万物都是原子,原子之外皆为虚无。”
举个例子,想象一个容器,里面装着无数个空气分子,它们不停地敲打着容器壁,像雨滴密密麻麻地落在屋顶一般,这样就能解释为何气体存在气压了。
1980年,苏黎世IBM公司的职员海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和格尔德·宾尼希(Gerd Binnig)合作设计出扫描隧道显微镜,即STM。它的工作原理和盲人通过触摸人脸来构想他人容貌一样。STM将微小的触针从物体表面扫过,记录下物体表面的上下起伏,再用电脑处理数据得到原子的图像。
海潮上涨时,井水将下降
人间大小事,有其潮汐。把握涨潮,则万事无阻。错过了,一生的旅程就要于浅滩饱含苦楚。——威廉·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
海潮上涨的时候,井里面的水位线会下降;而大海落潮的时候,井水则会上升。
原来月亮不仅能让大海潮起潮落,也能让地球上的岩石同样随之膨胀收缩,更准确一点,潮汐是由太阳和月亮共同作用产生的。月亮起到了太阳双倍的作用。
我现在就来解释一下尼奥斯所观察到的怪异现象:井周围的土地都浸透了水,就像吸满水的海绵一样。当海绵在涨潮时向上伸展,它将吸入更多井里的水,水位就下降了;当海绵回缩的时候,挤出了吸收的水,水位也就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