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独处,一个人或在安静的图书馆,或在虫鸣的林荫处,捧着一本书,充实我的精神世界。喜欢纳兰的诗词,喜欢张爱玲,三毛,也喜欢希区柯克的悬念小说。也喜欢,听着陈奕迅和奶茶的歌在太阳下小憩。偶尔喜欢吃着零食追追韩剧,亦或玩一场游戏。
我也喜欢和三五朋友一起,寻一个晴朗的天气,在草原上,或是小溪旁,喝着果汁,吃着烧烤,谈天说地;或者在KTV里纵声歌唱,即便我唱的并不怎么动听,但是我觉得歇斯底里的放声大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放松我的心情。
和朋友在一起时,我觉得我是个很合格的倾听者,可是我自己的烦恼,总是憋在心里,也不是朋友不能信任,是我自己性格比较内敛的原因吧,更多的时候我还是选择写日记,自己和自己对话。记日记的习惯大抵是初二开始的,上面的内容或是一天的情感心绪,或是一天的所知所感。日记本里的我是最真实的。
初中开始,我就很喜欢看课外书。那时候,接触最多的是我小舅舅订阅的各种杂志文摘,尽管有些文章并不是很懂,但是也会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写下来。我想我大概是个早熟的人吧,在同龄人都很闹腾的年纪,却更喜欢捧着一本书读的津津有味。
高中喜欢上了张爱玲,她的才情很让人钦佩,她说的那些话,虽犀利却也不失真章,每每读来,总是让我沉思良久。但是她的命运也让人很唏嘘,尤其是到老年的时候,不爱出门,也不愿动笔,同样清高却也脆弱。但正如那句话,她永远是那朵开到最绚烂的海上花,在我心里她永不凋零。也因为那本《撒哈拉的故事》,喜欢上那个随性洒脱的女子:三毛,她知世俗却不世俗,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无所顾忌。尤其和荷西的爱情,更是令人羡慕。曾几何时,这样的生活是我殷切向往过的,可惜永远也做不到她那样“任性”。
高中三年更多的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 ,除了偶感压力的时候,会翻几本名人传记外,很多课外书都被搁置在一旁,再没读过。
在这个节奏愈来愈快的社会,能静下心来读一本纸质书,我觉得是很美好的事情。尤其读到一本好书,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我的心灵。但是也会有朋友嘲笑我老土,说电子书这么方便,直接听便是了,谁还花时间去一页一页翻呢,我只是笑笑。我不否认电子书的便捷,甚至我偶尔也会在手机上找几本我心悦的书,但是我觉得纸质版的书会更有温度。读起来会更有感觉。
现在正处于人生中一个我觉得最重要的阶段:大学。我觉得,选择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大学这段时光,就决定你未来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所以,我没有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