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上海最舒適的日子,慢慢的看著雲飄走,思緒一瞬間暫停。
整理自己的空間,有點上癮,把舊物移走,買的記憶還在,已經沒了那份喜悅。近年來少有購物,邁過用“物”來填自己“空”。人在權利財富里滿足慾望,其實慾望是無法滿足的,只不過用權利財富可以證明能做到,慾望這東西越滿足越空虛,侵佔也不會珍惜,反而在一種遺憾裡你會有記憶,會有深情。
重聽蔣老師悟到的紅樓故事,談及“平等”,說起“生活”,想起那句“太陽底下無鮮事”,這幾年遇到的各種不舒適角色,源於自己沒有看“輕”他們,收回關注力,去遇有趣人與事,方好。
前段時間幾個不同的人閒談中無意提及“你的個性我還是很了解的”,一瞬間凝住。不知道他們怎麼去了解我的,自己對自己尚且是糊塗的,有些尷尬。
這段時間想去看看房子,找個自己喜歡的院子,如果能遇上。
去淘幾個喜歡的盤子,添幾分愉悅也好。
讀到安藤忠雄《建造屬於自己的世界》前語:一次也沒有要進大公司的想法,因為我這個人是很自由的,在那種大公司里,自由的人、不聽話的人是會被討厭的。被擊中了,只是是否被討厭已經不再重要,我何嘗不討厭那些面孔呢。
偶爾翻到管家的日子寫的字,實在。字間透出的生活力,讓人喜歡。原來自己中意的物與人早就刻在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