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剽悍读书营以后,看到很多奇人,也看到很多奇事。但终究只是看到,于自身而言,并没有得到什么。直到进入了清单主题营。
原本看到主题营的招募,我并没有太上心,因为我一个半年才能读完一本书的人,怎么可能一天一本书,十天读完十本书。我相信群里有大神可以做到,但是我绝对做不到。
时间一拖就拖到了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连长不二妮给我发了报名公告(我知道是群发的哈),看到最后一句:“我一直都在。”好像温水里游泳的青蛙,突然找到了奋力一跳的动力。于是我抓住了最后的机会,成为了清单读书营的第191位成员。
这个时候我刚到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步入正轨。我着急忙慌的在当当上面订了十本书,一看时间,完了,来不及了。抬头看到了图书馆,恍然大明白,原来我拥有一座图书馆呢。于是我用了一下午的时间,确定了书单。确定以后,我都不知道我要读的是哪些书。
晚上的时候,大家刷了一天的自我介绍,勾搭老铁。我晚上打开微信时,几百条未读消息,看得我头皮发麻。最后才知道大家在建立班级小群,可是我的小伙伴一个也没有出现,最后在陈琳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小组群,终于把八个人凑到了一起,我还很幸运的拥有了同桌马米。感谢333的老铁们,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动力。
因为清单营,我开始坚持早起;
因为清单营,我开始坚持晨跑;
因为清单营,我开始坚持每天刷书;
后来,不再是因为清单营,而是因为我爱上了这种自我提升的感觉,产生了一种自律的欣喜。
第一天读书打卡《思考的力量》,我还是按部就班,一页一页读,整整读了一上午,也没读出个什么来,我就慌了,我觉得十条清单对我来说可能多了。下午又奋战两个小时,再回头去寻找重点时,轻松很多,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又好像一无所获。
第二天改变了策略,注意去把握整体结构,去寻找作者的意图,选择跳读的方式,速度快很多,时间也节省很多。我才明白,原来书不需要一页一页读下去,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再去提取作者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到的东西会更多。
接下来的十天,像打仗一样,但是内心里仍然在坚持每天的读书输出,觉得不打卡不舒服。十天之后,我并不觉得结束了,我喜欢这种节奏,适应了这种强度,决定要继续下去。
读书复盘,复盘才能翻盘。读书是要坚持去做的事情,健身也是要坚持去做的事情,自我升值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忧虑,去做,就对了。
提升方面:反思有待加强,总是风风火火做了很多事情,过后又觉得空虚,都是因为没能及时把东西理清。有时候慢一点反而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