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有病,
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
可不讳云,至于大病,
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
管仲曰:“公谁欲与?”
公曰:“鲍叔牙。”
曰:“不可。
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
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使之治国,
上且钩乎君,
下且逆乎民。
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
公曰:“然则孰可?”
对曰:“勿已则隰朋可。
其为人也,
上忘而下畔,
愧不若黄帝,
而哀不己若者。
以德分人谓之圣;
以财分人谓之贤。
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
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其于国有不闻也,
其于家有不见也。
勿已则隰朋可。”
【古义今解:齐国相爷管仲,创造霸业有功,齐桓公尊称他仲爸, 国务交给他管。
管仲病了,齐桓公去慰问,
说:“仲爸, 你老的病不好说啦。
我不能再瞒着你老啦,就直说吧。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我该找谁接你的班,掌管国务?”
管仲说:“你打算交给谁?”
齐桓公说出了鲍叔牙的名字。
鲍叔牙与管仲友善多年 ,情同弟兄。
当初齐桓公夺得王位后,任命鲍叔牙做相爷 ,是鲍叔牙坚辞不干,力荐管仲做相爷的。
现在轮到鲍叔牙了,齐桓公想。
管仲说:“不行。
鲍叔牙为人廉洁,
做清官可以,做宰相不行。
能力比他低的,他不放在眼里,
谁犯错误,他知道了,终身不忘。
他掌管国务,不当和事佬,
上不讨好君心,下不迎合民意。
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得罪你啦!”
齐桓公说:“那你认为谁合适?”
管仲说:“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隰朋就行。
隰朋为人呢,
能使上级放心得忘记了他的存在,
能使下级向心地 团结在他的周围。
隰朋态度谦虚,
常常检讨自己哪些方面不如轩辕圣人,
还主动关怀那些能力比自己低的同僚,
能给人以思想教育。那是圣,不说了。
能给人以物质好处,
这是贤,不妨谈谈吧。
有两种贤,
一是高高在上的贤,
一是低三下四的贤。
高高在上的贤,普降甘霖,仍不讨好。
低三下四的贤,施点滴恩,获涌泉报。
隰朋属于后一种贤 。
还有呢,
处理国事有时候装装聋,
处理家事有时候装装瞎,
也是他可贵的优点。
如果找不到更合适的,隰朋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