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栋桡。利有攸往,亨。
易经中大为阳,小为阴。大过卦核心四个阳爻,外围包裹两个阴爻,有阳气过盛之象,故取名大过。卦辞以屋梁被压弯之相来比喻阳气渐盛,逐渐破坏平衡的趋势。但只需做事分寸得当,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时,亦可有所作为,从而百事亨通。
今日爻得此卦,联想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界限和分寸的把握。孔子说,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别人,如果过于亲近,完全掏心掏肺,对方会觉得有种交浅言深的反感,你我之间没有那么深刻的交情,更会带来鄙视和厌恶。而如果太远,对方又会觉得你太不上心,不关注对方,不重视对方,不把对方当回事儿。
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分寸,恐怕需要我们用中庸的思维去平衡和调整,既不越界,又保持情义。
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的,爱或好意过了头,就会造成伤害。好比火光能照亮黑暗,但光照过于强烈,反而刺眼看不见前方。
界限感,是在人际关系中懂得自己与其他人或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它会让一段关系变得舒服,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各得其乐。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好合适的距离。
“过犹不及”是《论语》的精华之一,也是儒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过犹不及的意思很明白,即凡事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道理听起来挺简单,实际上要真正理解、付诸行动却很不容易。
举例来说,说话的分寸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个人话太少,不管是老实巴交的木讷,还是沉默寡言的严肃,都会影响人际交往。一个人话太多,话痨式的唠叨固然令人生厌,纵然是口若悬河的滔滔不绝也未必招人喜欢。
最好的友谊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过远显得过于客气,难于处出感情;距离不足则显得亲热过头,常常因为没有回旋余地而不能持久。
勤奋是一种优点。但过于勤奋变成工作狂,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过劳死。
相反,懒惰是一种缺点,但适度的懒有时是有益身心的放松。当然,过度的懒肯定会变成寄生虫。
节俭是传统美德,但过于节俭容易变成令人讨厌的守财奴。
相反,花钱大方受人欢迎,但过度大方,挥霍无度,则最终必然成为败家子。
无论分寸感还是界限感都是对他人尊重的一种体现,冷漠、自我只是表象,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人。
热心肠自然是一种善良品质,只要不触碰别人的隐私也是值得珍惜和提倡的。
至于怎样提高分寸感,我想三毛的一句话最合适不过:我不问别人的故事,除非她自己愿意。过失,一过就失,过错,一过就错。适度为美,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乐极生悲,把握好了人也就过得滋润了。
推而广之
处理事业,情感,投资,决策时,不要有任何冒进的想法。稳住节奏,再伺机而动。没看到明显的机会则静守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