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初级研修,自己有了很多地进步,进步的地方当然是,克服了自己写文章没有条理,从想入非非到付出行动,体验了从想到,到做到是需要克服自己手懒的问题,发现焦虑的原因往往是不付出行动。有生之年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写本书,书的出版给了我很多的自信,当然写书的过程竟让我克服了完美主义倾向。总之受益匪浅。更想不到的是,我在自我觉察下和女儿真正实现了心理上的分离。真正理解恋母的背后是母恋。
进入中级研修内心的牵绊放下,整个人放松了很多,敢于尝试和体验更多的领域,去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外治,自己尝试往身上扎针、艾灸,同时也去义诊,帮助了很多有病痛的人。每周四来民政局做离婚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她们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让她们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只有离婚这一条路能解决问题。离婚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在婚姻调节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人并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整个人被情绪包裹着,根本不会去发现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通过我对她们的梳理,思维发生改变,或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就解决了。去除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应该…如此,以偏概全,糟糕至极),时刻带着觉察生活。
中级的课程更具有挑战性,每天需要录制一个五分钟视频发到群里,视频的内容就是所学知识点,开始觉得是练嘴,其实我发现也是练脑。起初觉得脑子里有的就能讲出来,但发现我是一个脑子挺丰富但讲的时候讲不出来,脑子和嘴统一不起来,这就练吧,也别要好了。随着每天练的过程,似乎脑和嘴有了些许协调,也不那么慌了。自我感觉自信开始建立,完美主义又降温了。
记得很清楚第一课:自我认识,认识自己并不容易。认识自己的目的是让你知道,你认识自己的模样,并不是你看到的样子,人所有的迷失都是不认识自己。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首先要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如何走过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四个阶段。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谚语,意思是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黑夜就死去,因而不知黑夜与黎明;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而不知春天与秋天。比喻见识短浅,孤陋寡闻。让我们明白,你和夏天的知了谈冬天多么冷,知了也觉得你疯了。所以原谅那些听不懂你说啥的人,同时别人说啥你听不懂时,不要觉得别人胡说,只是你还不知道,由此学会了谦卑。
井底之蛙的故事,人人都听说过,其中的道理可能每个人领悟不同,研修的学习我也有那么点点的开窍,当然是我认为的开窍,时空限制了我们不能知道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看问题有时只能看到呈现的一面,如果带着觉察就会领悟到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青蛙知道自己在井底,它就有跳出井底的动机,也就有了见世面的机会。人也是一样,特别是要懂得跟什么样的人说话,比说了什么话更重要好。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让我们走过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无知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知阶段——知道自己知道的觉察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习惯成自然阶段。使我养成了干什么都有了觉察的好习惯。
中级研修让我的图示有了变化,同样一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由我们内心的图式决定的。图式就是我们的心灵地图,是过去的知识经验在我们脑中形成的地图网络。我们每天绝大多数时间,绝大多数事情,都是按照这个地图来的,没有这个地图,基本是寸步难行。
教科书上原话是“个体知觉他人看见的往往是他想看见的”,直白一点就是我们看见的是我们希望看见的。它影响着我们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我们的记忆,影响我们知觉自己,还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知觉。
你内心的图式是什么,决定了你选择看到什么,决定了你记住什么。你心中是魔,还是佛,眼中是看见美好还是灰暗,脑袋里是记住欢喜还是痛苦,全在于你自己,跟外面的世界没有关系,“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既然改变那一定是把觉察到不好的变成美好了,这当然是带着觉察,带着时间不停的对自己说这是你的投射,不是客观世界呦,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幸福起来的能力,这当然看你愿不愿,能不能,做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