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9日,南京“1865凡德艺术街区”举办了“先生回来--全媒体致敬展”。这个展览上,除了展示“先生”风范的图文、手迹和影像,还特地设置了“民国书报刊”和“老课本”两大单元。在“民国书报刊”系列,观众可以与《新月》、《小说月报》和《良友》等民国刊物“重逢”;“老课本”单元则展示了各种版本的民国小学课本,其中不乏蔡元培、晏阳初、丰子恺等先生大家为民国学生编写过的小学课本。
今年,亚青会在南京举办,《金陵晚报》从年头开始就连续刊登了“做文明礼貌中国人的公益广告”,选用的图片正是丰子恺先生编绘的民国老课本插图。画面上,先生和学生互相行礼,真正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前年的一个早晨,我路过建宁路上的一所小学校。那时候,小学校门口还没有保安执勤,校门口两边分别站着两位少先队员,冲着进门的老师行队礼,并喊上一声:“老师好!”
因为堵车,我在这所学校门口观察了十多分钟,结果发现,每一个进门的老师都无视执勤的少先队员的存在,大多面无表情地走进校园。
所以,“先生回来”这个展览非常有必要让这所小学校的老师去看看,让他们感知一下,民国时代的老师是如何“重教”的。
再说说“老师”这个称呼。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人之间还不兴称呼“先生”。除了机关里的“同志”、企业里的“师傅”,对于文人一律尊称为“老师”。直到现在,满中国都是老师的称呼了,而先生只存在于商品推销员的口中。谁要叫上你一声“先生”,你一定会下意识地捂紧自己的口袋了。
上个星期日下午,我在黄埔路上溜达,一帮来自外地的山地自行车手停靠在了路边,领头的一位大哥摘下墨镜,冲我说道:“这位老师,你好,请问总统府怎么走?”
虽然孔夫子说过“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可我一直对这个泛滥了的称呼浑身不舒服。你看现在电视屏幕上,阿猫阿狗都被称作老师了——真正有资格被称为老师的还需要有一张《教师资格证》吧?
很早就知道,我们使用的许多现代名词,其实都是来自邻国日本。昨晚观看日本著名的电影《二十四只眼睛》片段,片头字幕出现了“大石先生”、“男先生”这样的片中人物表,忽然觉悟到,先生不就是指老师吗?
这好比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以飞鸟的方式存在于天空之中一样,“先生”一词还是存在于国内的社交场合的。
看来,先生早就回来了!
2013-04-26 22:44:5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