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写在前面:

这是在简书的第二篇文章,也是刚刚完成新鲜出炉的一篇文章,就是想试试各种功能,看看发出来的样式是什么样的!简书小白还在各种探索中!


九月一日晚八点整(不算前边的广告时间),我想全国应该有很多家长如我一样“响应”教育部和学校的号召,和孩子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每年九月一日央视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

节目已经办了十年,今年是第十一届了,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听说这个节目竟然是在去年开学时,孩子班主任在班级群里说了一嘴说希望大家都看看,那会没有什么“硬性指标”,所以对于我这种一向讨厌任何形式主义的“务实派”来说根本没理这茬儿,可是今年不一样了,据说是教育部办公厅发文了,要求全国中小学生家长都要和孩子一起收看这个节目,然后还要写观后感拍照片什么的。

看到这最后一条,我心里真是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改革开放都四十年了,离我上小学时都过去30年了,这种严重的形式主义依然在教育领域里大行其道,有时甚至是过犹不及。内心早已翻江倒海五味杂陈,但表面还要对儿子说:“赶紧过来好好看,看完好写观后感。”然后一旁的老母亲我在那端着手机找各种角度拍出孩子认真看节目的样子。

自从孩子上小学,这种曾经被我嗤之以鼻的“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嘴里喊着各种口号,心里却万马奔腾的事情,我已经不只做过一次了,没办法,大环境就是这样的。学校有错吗?老师有错吗?家长有错吗?似乎谁都没错,那让自己如此这般拧巴的感觉,就只能怪自己咯!所以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我们终将活成自己曾经无比鄙视的样子!

作为土埋半截的人也许可以这么想,但我真不想自己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仍然重复我们的老路,一辈子都不知道“我是谁?”“我要干什么?”,一辈子都在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自我。

前段时间跟北京的一个宝妈聊起各自孩子的近况,两个孩子是曾经的幼儿园同学,现在都上了小学,他们在北京读公立小学二年级,我们在成都读私立小学三年级,但是不论是首都还是成都,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槽点都是一样一样滴。

那就是尽管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尽管给学生减负喊了很多年,可是多年过去,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依然是智好就一好百好了,孩子们呢不但没有减负反倒家长跟着一起压力山大。

我们两个妈妈同样地对现行教育制度持悲观消极态度,同样地对人生、人性有些想得多,所以在电话里吐槽起当今的教育简直是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们从自己的孩子所面临的种种无奈,谈到整个教育体制,然后又谈到了人生价值,生命意义,谈到最后我们倆真都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绝望,但最让我更无力与绝望的还是对方的一句

“看了宝哥最近的照片,我发现宝哥眼里的灵气在渐渐消失,再没有小时候的两眼放光。”

她接着说,“你不要生气,我是真的这么感觉的,我也很怕姗(她的女儿)将来有一天也会两眼无光,这该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我怎么能生气呢,她说的都是事实。

最后的最后我俩都有些绝望了说,要不咱俩领孩子去北京郊区找个农村自己带孩子吧。

说实话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而且也知道有家长在实践这个事,但是我总觉得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带孩子去过那种闲云野鹤般的日子不是说不可行,但于今天这种社会大环境,我不敢去冒这个险,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且是不可逆的。

我们以一己之力是改变不了大环境的或者说改变起来很难,那我们能做到也只能是独善其身了,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能让孩子在这种脱离教育本质的教育体制中见缝插针般把真正的对人的教育渗透给自己的孩子,以求在如此让人窒息的教育大环境中让孩子们得到一丝丝新鲜空气。

本期《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创造 向未来”,是不是很高大上?是不是很符合教育本质?可是但可是,当我们把一个个天真活泼性格各异的孩子经过几年的“教育”后,个个变成目光呆滞的四眼小机器人,你让他们怎么创造?怎么向未来?

恳请有关部门,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请长点心吧,能造大飞机为什么不能把校车造结实点?能对非洲难民给予那么多钱粮可不可以把给自己国家孩子吃的奶粉整干净点?能发射探月卫星可不可以也对儿童疫苗生产科研给予更多支持和更严格的把关?

以上言论权当一个未见过世面的狭隘的家庭主妇的一家之言吧!

《开学第一课》就在家长吐槽广告时间长,教育部甩锅,央视道歉中结束了,从头到尾,这样一个庄严甚至带点神圣的事情就如闹剧一般结束了。

孩子抽筋拔骨写了两行观后感,我看都没看,都知道他会写啥,无非就是要学习刻苦、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啥的,别问我为啥知道的,因为那都是为了他能拿高分我教的“八股文”,也许许多朋友会骂我“一边数落着现行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一边努力对这种体制顺势而为。”骂吧,骂吧,我也这么骂过自己无数次了,但是既然改变不了这种环境,那我总得让我的孩子有些许成就感吧,否则作为他亲娘亲的我怎么保留他那一点点对学习的热情以及眼里的一丝丝光亮?至于我摆拍的那些照片,老师说可以把照片发到群里分享,我想了想还是为自己的“倔强”留点面子,少打一下脸吧,最后没有发。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家长看《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尽管负能量满满,但是但凡对这个国家还有一点感情的人都会这么去说,我不标榜自己有多么多么爱国,有的只是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的深深的眷恋。嗯,就是这样的,仅此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各大教育公众号有好多走心的文字,鼓励的文字,如咱们的甘肃教育公众号的推文《你,就是教育》,就特别...
    N1012王冬梅阅读 1,864评论 0 0
  • 自2008年起,《开学第一课》(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作为每年开学前的固定动作,一直备受家长和学生...
    大拇指头老大大阅读 1,027评论 0 0
  • 如何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 微课分享导师:黄德英 孩子们在上初中之前,家长让...
    朱梦雅阅读 8,981评论 0 2
  • 1.不懂日语没有关系,只要有笑脸,一切难关都可以渡过。 2. <上学以后>是所有日本人都会唱的一首歌,歌词内容是一...
    华杰_24d8阅读 4,760评论 0 1
  • 今天注定是一个令人悲喜交集的日子!哈哈!其实就是各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上、下班的时候,坐公交车会发现车上拥挤了不...
    冷悲秋阅读 3,547评论 0 5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