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数据

是描述客观事务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元素

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数据项

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对象

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数据结构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它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也叫存储结构)。

逻辑结构

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集合结构
    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一个集合外,它们之间没有其他关系。类似于数学中的集合。


    集合结构
  •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线性结构
  •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一对多的层次关系。


    树形结构
  • 图形结构
    图形结构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


    图形结构

物理结构(存储结构)

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 顺序存储结构
    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类比数组Array)


    顺序存储结构
  • 链式存储结构
    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利用地址和指针相配合,迅速定位数据元素)


    链式存储结构

抽象数据类型

  • 数据类型:是指一组性质相同的值的集合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总称。
  • 抽象:是指抽取出事物具有的普遍性的本质。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它既取决于它的一组逻辑特性,而与其在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和实现无关。抽象数据类型体现了程序设计中问题分解、抽象和信息隐藏的特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