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一个亡国之君,却也是千古词帝,在文学方面超越时空,千古留名。他擅长诗,精通书法、绘画,还通晓音律。他的一生辗转,他的诗词千古绝唱。接下来,我们边看他的词边读他的一生。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作为一个南唐的后主,被评价为“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他出生于深宫,生长于妇人之手,每天所见都是宫廷的繁华和奢靡的享乐。他不愿当帝王可翩翩正式继位,帝王之位给了他一个限制,硬给他挑的上了南唐的天下安危,他心中怨的是宫廷奢靡,忧的是百姓之安危。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菊花开了,菊花又落了。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细品之下,这个“秋怨”来自一个动荡时代的忧愁,也许他对未来的变动早就有思想准备。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

李煜有两任妻子,即世人所称的大、小周后,大小周后是亲姐妹。大周后,周娥皇是重臣周宗之女,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周娥皇不仅貌美如花,而且能歌善舞。二人虽然是包办婚姻,但兴趣爱好一致,情投意合,所以婚后生活浪漫,两人经常于月下缠绵,把酒对诗。

但婚后幸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周娥皇一病不起,即使两人厮守,尽最大的努力,终究也没能挽回周娥皇的生命,在她28岁时香消玉殒了。

“没有像秦穆公女那样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开得如此美,瓣是粉红的,蕊是金黄的,可是只有它们自己或低或昂,没人能和我去欣赏。也许东风不高兴我,所以才使那些花开了一半。我长日思念,百无聊赖,倚窗独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觉醒来夕阳已西下。在梦中梦见了当年的欢爱之情,而梦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这恨该是何等长久啊!往年两人曾一起在垂杨处依恋相爱,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处只是暂时的,真是很短,和梦一样,还是懒于再想那些事了。”

曾经两人杨柳旁相会的场景再也没有了,失去爱妻的李煜陷入了无穷的思念之中,作下了这首的悼亡词,整首词凄婉、悲恸,将相思之苦写到了极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相传《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把亡国哀怨表达的淋漓尽致。但一个亡国之君如此明目胆张回忆故国的伤痛,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也首词也成了他最后的作品。

李煜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一定是他见惯了“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的场景,被远处飘来“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的妇忧深深感染。他吟宫廷生活之诗,谈男女情爱之乐,把亡国的悲痛付诸于诗词,但我相信他一定在追寻一个美好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