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宣扬先自满,再恋爱。可实际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有缺陷,坑坑洼洼总有些不平整。我反而是觉得,能自满的人是因为他们得到的爱也是足够的。
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向更高阶层发展,而爱的需求就是其中一个。
一直觉得封心锁爱,独立成长胜过一切,但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其他感悟呢,大概是去年跟蔡同学待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产生的新感悟吧。
我们那时候,其实也没谈恋爱,只是待在一起散步,聊天,只是这样当时我就觉得很满足了。是那种身心充愈的满足。
我是一个很爱吃零食的人,甜点,可乐,暴饮暴食应该说的就是我了。不开心了就想吃东西,开心了也想吃东西。是那种喜欢通过食物缓解压力和倾泻情绪的人,就算是开心的时候,我也经常性会有空落落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剖析自己爱吃的性格,以往我都是不承认的,对自己也不想承认。我就是不圆满,工作带给了我很多,让我能独立承担自己的所有消费,给了我很多力量,也带给了我很多金钱上的自由,但我一直没有真正的做到像以前构想的那样,搞事业,独立,自由,完全圆满。我想,在爱缺失的时候,怎么快乐都好像不是那么实在,人人都宣扬独立,可其实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爱。
人这一辈子,其实始终是孤独的,即使有爱人在身边,父母在伴,子女在旁,也始终会有些瞬间会觉得孤单。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一定要寻找一个结婚对象吧,就算不爱,至少老来能有人陪伴。
虽然我不是这种人,但我也感觉到了这种孤独感。我也是不够圆满的,不够自足的。爱情的神圣或许就在这里。跟蔡同学待在一起的那些时间里,我变得不那么爱吃东西。只是简简单单三餐,正常喝水,就挺满足的。好像在我们散步的分分秒秒里,我的能量就慢慢被治愈了,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也不需要无意义的报复性饮食来掩盖什么不足。我那段时间里,比较满足。精神世界里,比较充裕,连带着心态也更平和。
人们都向往爱情,其实向往的都不是爱情本身吧,可能是向往在被爱治愈的时候的自己,向往满足的自我状态。
毕竟很多人在不满足的状态下,赚再多钱也是觉得不快乐的。总要找到点意义。
写完这篇文章,我好像又满足了一点,足够支撑起明天,后天,很长一段时间的自己,也或许爱并不是基础,之前爱情不是,我还有朋友。早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