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找对象和结婚的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你从校园里走出来,离开男生女生成群聚集的校园,想如校园中那样心血来潮地谈上一次或几次恋爱,难度已经不可以同日而语了。
第一难在时间:毕业后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放在工作上,为了生计而出卖自己大量的时间;
第二难在精力:生活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经营,往往会耗去我们80%以上的精力;、
第三难在成本:大学恋爱更多拼的是颜值和感觉,而今却又大量的经济资源的考量,说白了,需要花更多的钱。
所以,毕业后的你想在自己身边找对象相对就比较难;即使找到了,持续经营也是一个问题。
于是,聪明的我们开始从互联网的各种社交平台或者婚恋网站寻求自己的伴侣(即另一半)。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方式靠谱吗?网恋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这表面上是一道算术题,但实际上是一道常识题!
常识1:这个时代可以快速连接
在网络信息不断告诉发展的时代,交通基础设施也越来越便利。
假设小明在昆明,通过网络认识了石家庄的小红,两人很聊得来,有一种非他不嫁或者非她不娶的感觉。
于是第二天一早,小明打了个飞的来和小红约会,于是他们中午一起共进午餐,下午互相发展了一下紧密关系。
傍晚,小明就带着小红来昆明吃过桥米线。
常识2:人们普遍对另一半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假设我们给某个男生(性格、能力、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70分,那么他们一般都会找一个90分以上的女生。
问题在于90分以上的女生是不会搭理她的,即使开始交往,到最后也很难走到一起,因为真的有差距。
网络社交更是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很多人都期待着自己可以遇到一个心目中的“男神”或者“女神”,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所谓的“神”上,但是“神”是很难下凡的。
当他们回过神来之后,忽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小了,同龄的朋友和同学有的已经当爸爸妈妈了。
常识3:太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
如果给你一个按钮A,而且让你只能按一个按钮,那么你只能按A;
如果给你两个按钮A和B,让你只能按一个,那么你会选择其中的一个,这也似乎没有难度;
但是如果按钮的数量增加到5个,8个甚至更多,这就让人犯难了。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选择,以至于让我们无从选择,有的人都还没有开恋就已经纠结到心力交瘁了。
把有限的自己投入到无限的选择中,殆也。
通过上面的三个常识判断,我们发现:
如果你要找一个对象,娶老婆或者把自己嫁出去,通过网络来牵线搭桥是一种好的方法和措施,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减少到各个社交场所艳遇的频率。
网恋的成功如小明和小红,必将从线上走到线下,而且对地域的要求不是很高,不过从优生学的角度来讲,地域隔得越远,后代一般都越优秀。
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比如70分的男生比较理想的配对就是找到一个60~80分之间的女生作为伴侣,这样势均力敌,会更长久。
明确最核心的指标,比如最看重的是资源或者性格,把这方面最突出的作为优先考虑对象,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判断。
回到问题上:网恋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从算术题的角度来讲,答案可能是一个数字,比如50%或者30%,对我们似乎没多大意义。
从常识的角度来讲,聪明的,务实的,条件好的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理想的另一半,并且容易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