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一位老师抛出一个问题:
昨天上午我同学打电话说他的孩子在辅导班,打了老师两个耳光。男孩,九岁。
原因是这个孩子在辅导班,有10天左右的时间了,这个老师对孩子经常性的用歧视性语言的侮辱孩子,比如你的脑子进水了,你笨的和猪一样。前天上午,因为老师再次对这个学生进行语言侮辱,这个孩子就开始和这个老师顶嘴对抗,最后当这个老师说,我就没见过你这么没教养的孩子的时候,孩子上去伸手打了老师两个耳光。
当时家长被叫去了,孩子给老师道歉,孩子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你,老师一声都没吭,家长也不停的在道歉,老师也没有任何的回应。最后家长带孩子走的时候,这个老师说了一句话,“就没有见过这么没教养的孩子”这一次孩子再次愤怒了。
这个问题家长应如何面对和引导孩子?
面对这个问题,群里好多老师说了自己的想法,如用抗委屈流程,要看到孩子对父母的维护,并加以肯定等等,下面,我主要记录下女神永春老师的引导。(之前有想过要把王老师每次的指导都记录下来,今天终于实现)
永春老师:其实这个故事里边儿有好多的角色,嗯,大家呢,咱们可能有一些同学,在上午到现在之前已经有一些同学试着带入了一些角色,是吧,那么如果有时间呢,我其实请建议大家把每一个角色都尝试一下,让自己带入想一想,假设我是那个角色,我有什么感受,我当时能怎么办?我现在站在一个客观的视角看过之后。我现在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我可能采取哪些新的做法?这个流程我建议大家找时间一定要做一下,因为这就是咱们提供自己的特别特别好,特别特别直观的一个方式。
说的直白一点儿,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就是这样的,咱们不能仅仅靠着自己去吃一堑长一智呢,咱们得碰到多少困难啊,咱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呀,对吧?所以呢,咱们一定要利用好,就是咱们的同学在群里每一次提问的机会,大家都设身处地的替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想一想,然后都想一想自己可以怎么提高。与此同时呢,这也是锻炼咱们去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提升咱们共情能力的特别好的机会。嗯,我特别建议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啊。
我刚才也看到了,有好多同学已经开始用院长教的,比如说抗委屈的流程,比如说哪个哪个流程是吧,咱们已经开始站在这个视角,尝试着在帮这个孩子了。那么这个视角呢,其实对于咱们上过导师班的同学来讲,这个视角可能是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的。
然后呢,在大家刚才说过的基础上,我想还可以再补充一点儿,就是这个孩子,他怎么去看待那个老师的不当的那些行为,就可以能够帮助这个孩子更好的来做他的情绪管理,这件事儿咱们是要教给孩子的。
就比如说啊,咱们可以问孩子,你觉得那个老师他说的那句话对吗?孩子一定说不对,然后咱们再问孩子,他既然说的不对,你觉得这个老师在哪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他才会说不对的话,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就开始一个比较理性的思考了。
思考了之后呢,孩子可能会有自己的回答,那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再站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咱们就可以说,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师他特别强调的那个词儿叫教养,但是你觉得它展示出来他自己的教养,如果让他自己打个分儿,你觉得他会给自己打一个满分儿吗?如果让你呢,孩子,你给他打一个分儿,你能给他打多少分儿呢?
孩子八成会说让我给打分儿,我就给他打不及格,因为这老师教养这方面太差劲了,他作为老师根本不合格,那咱们接着就可以告诉孩子,那你觉得一个"教养"这一门课都不及格的人,他说了一个关于教养的一个结论,应该100%相信他的结论呢,你还是要把他的结论拿过来,先用自己的判断,先用自己的思维先分析一下儿呢。
当咱们问了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孩子一定会思考思考了,之后他就会发现,哦,原来我自己是有矛盾的,我一方面觉得这个老师有问题,与此同时我还100%相信他的话,然后我才会生气,我如果就把他的话当成一个"屁",那我还用生气吗?
如果咱们带着孩子看到了这个方面呢,这个孩子他的情绪管理的能力,以及这个孩子的格局是不是瞬间就提升了孩子,他是不是有可能以后再遇到别人在这胡说八道的时候,他就会想,嗯,这个人好像是什么什么能力浅点儿,所以他才会这个鬼样子,然后他这么一个鬼样子的人说的那句话,他如果说我不好,我是不是应该反着听啊,或者说他说的那句话根本就没价值,它一个水平这么烂的人,他说了一句话能有什么价值呢?那我就因为他的内句话让我自己生气吗,值得吗,我为啥我图啥。
当孩子看到这一点的时候,是不是咱们再和孩子谈,哎,你最好要训练你的情绪管理能力,你最好要让自己学会一个本领,能用嘴解决的问题,不要用拳头去解决,因为用拳头的话,你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对吧,而且用拳头解决问题,这件事儿不对的,咱们跟孩子在说这些,是不是孩子就容易能够听进去,是不就不太容易造成新的抵触,就不太容易造成新的对孩子的压制。
再接着说,咱们告诉孩子,尽量不要用武力去解决,因为武力是错的,咱们有没有想过用什么方式去解释给孩子听?为什么不要用武力去解决?咱们真的是只要给孩子一个判断吗?只要给孩子一个结论吗?只给一个结论真的就够用吗?显然是不够的。
咱们一定要让孩子看到,在这件事儿上,如果你用言语怼回去,那其实相比较来讲,老师的错误首先在先,其次老师的错误更大呢?而你可能为这件事而付出的代价就相对小一点儿,但是你现在因为你直接用拳头去解决问题了,所以你已经把冲突升级了,那么当你18岁以后,你负完全的民事责任的时候,自己把冲突升级的那个人是一定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的。那么在这件事儿上,本来他是先错的,本来那个人很离谱,你为什么要自己去让法律惩罚你呢?你图啥?
接下来咱们就有机会和孩子来讨论一些更具体的方法,这个具体的方法就是的核心就是咱们要怎么样更智慧的处理问题,对吧,就是咱们之前那个群里边儿好多同学都说,你可以用什么什么方法,包括咱们在导师班课上也学了无数个智慧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咱们就都有机会和孩子聊了,因为有了咱们前边儿那些事情的铺垫,孩子就愿意和咱们说话了,对吧。那么这个时候咱们教孩子的方法才会有效,孩子才会愿意学学了,他才会愿意去用,那么这个孩子就可以很容易的,从这件事儿当中获得收获。那么孩子这件事儿,他就没有白哭,他就没有白伤心,孩子能从这件事儿当中获得成长,咱们第一步的教育就完成了。
以上这些内容呢,不管是谁做,孩子的爸爸也好,妈妈也好,或者说是孩子的导师也好,谁做把这件事,把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基本上孩子跟这个老师,他们俩之间的冲突,让孩子受了委屈这件事儿都基本上解决了。
但是孩子在这件事儿上还有另外一个更隐蔽的委屈,咱们上午有的同学已经提到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压着孩子要去道歉,凭啥?或者说家长到现在还批评孩子,不管老师怎么样,你都不许说老师不好,凭啥?孩子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呐喊,凭什么?家长有认真地对待孩子的这个呐喊吗?家长有没有想过要认认真真的告诉孩子,我为什么这么教你,我为什么告诉你,你要这么做?家长跟孩子讲过为什么吗?就冷冰冰地下个命令,他就觉得家长的任务就完成了,这个点上对孩子造成的委屈其实是更深,而且是更隐蔽的。
那么说到这儿,因为上午提问的同学呢,他没有提是孩子的爸爸还是妈妈找她来求助的,反正不管是谁求助的,我其实看明白了一个点,就是孩子的爸爸,因为自己是老师,所以爸爸就特别强调,你作为学生,无论如何你要对老师有礼貌,你要对老师有尊重,你不能跟老师吵,你更不能打老师,这是孩子爸爸的核心的观点,那咱们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呀?
难道孩子的这个爸爸真的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吗?真的是不爱他的孩子吗?并不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孩子的爸爸,他自己也是老师,他知道老师的这个职业要付出多少,要多么有奉献精神,当这个老师有多么的不容易,他对老师的这个角色的那些难处,他都不是感同身受了,他是自己每天都在体会,她自己甚至也有很多的委屈,可能他也会遇到,有的孩子就是对他不尊重,他自己也很生气,也很难受。
那么如果咱们看到这一点,作为咱们是不是就能够更好的去理解这个爸爸了,咱们是不是也就更容易的能够看到,他为什么要给孩子提这么一个要求,或者给孩子下这么一个命令了,其实这个爸爸,他在这件事儿上,他至少是有两个身份的,一方面他的身份是老师,另一方面他的身份是爸爸,所以他的动作是一个合成后的动作。
那么如果这个爸爸跟孩子说的时候,他没有跟孩子解释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想法,我为什么是一个这样的结论,我为什么给你下这么一个命令,那么你让一个九岁的孩子去理解这些东西,是不是难度有点儿大呀?那这件事儿是不是又是我们作为成年人,作为孩子的爸爸也好,妈妈也好孩子的老师也好,咱们是需要去帮孩子一把的。
那这件事儿怎么办?咱们在导师班上学过,咱们要培养一个能够心疼你的孩子呀,什么叫心疼啊?他心疼,首先得知道你是谁吧,他得知道你是干嘛的吧,他得知道你每天的责任是什么吧?他得知道你每天你是因为干了什么,所以你很累吗?他也得知道他跟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呀?咱们不能培养孩子心疼全世界的人吗?那也做不到也没必要,对吧?
所以这个爸爸有必要让孩子能够更多的了解他的工作,了解他在这个工作当中他的核心观点,他都在做什么,他的努力以及他努力了之后,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不会成功,那么成功也罢,不会成功也罢,他接下来下一步的思维,下一步的反应,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爸爸,他作为一个教师,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全局性的思考,他是要教给孩子的,他至少要让孩子了解他的工作是什么。
孩子了解了这个爸爸的不容易,孩子是不是就能理解爸爸的那句话了?当孩子理解了爸爸的那句话,那么大家再回过头来想,如果在一年前,两年前,孩子就能理解爸爸的这样的核心观点,这个孩子是不是对那个教师,占着教师的坑的那个人的不良的行为,他的容忍度,或者说他可以理解的,这个状态也会有不同啊,这场冲突可能本来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这件事儿,那么咱们的这个同学,你是要给这个家长做反馈的,你一定要告诉家长,作为孩子的爸爸这件事儿必须要做,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能只告诉孩子一个结论,你要告诉孩子你的结论是怎么来的,你的出发点,你的立场,你的思维的过程到底是什么,一定要告诉孩子,九岁的孩子现在必须要交这些了,养不教,父之过。你做父亲,你要教的是什么呀?不就是要教给孩子面对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儿,我们要站稳自己的立场,要用自己的一套正常的正确的体系去看待这些事儿,去分析这些事儿,去解决这些问题吗?这就是作为父亲要教给孩子的核心的内容啊。
然后再说说这个孩子的妈妈可以做什么。这个孩子的妈妈呢?前边儿说是自由职业者,没有更具体的说明啊。但是在我的脑子里,或者说在很多人的脑子里,一提到一提到自由职业者,大家可能就会有一个概念,这个人应该很有能力,是吧,他不需要被考一个大单位,不需要享受这个大单位的福利,他就能养活自己,而且能让自己。过得很神仙一样的生活,大概是那种,又有钱又有闲,又有情调,还挺小资的这么一种生活状态,就是很多人对自由职业者的理解是这样儿的,但是就是这个妈妈,她具体的情况,因为前面儿也没说,咱们也不知道啊,咱们也不去评论。
但是有一点就是自由职业者呢,可能大概率她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大概率她的情商会比较高,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会比较强,所以如果这个妈妈她也确实是情商比较高,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比较强,那么这个家里边儿来撬动目前的这个,就这件事儿引起的不好的状态,然后让这个整个家庭的氛围变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上,那么最有能力来引导的人,可能是这个妈妈。
所以呢,就是咱们的同学,你帮助这个家庭的时候,你可能有必要去关注这个妈妈,她可以做什么,然后建议她在这个家里边儿,潜移默化的要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可能是您工作的时候的一个突破口。
那么刚才也说了,就是,如果这个妈妈在家里能够更多的看到这个男主人的不容易,看到孩子的不容易,看到孩子的正义,看到孩子的正直,看到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那么这个妈妈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更容易呢?这个妈妈凝聚整个家庭的能量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更容易呢?
然后呢,有一个点是特别要提醒这个妈妈看到的要看到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孩子,他并不是因为老师骂了他自己,他动手打人了,而是因为老师骂了他没有家教,就像那个孩子自己说的,是因为那个人骂的是我的爸妈,所以我不能容忍,我宁可自己我打了他之后,我受一些惩罚,我也不允许他来欺负我爸妈,那咱们平心而论,孩子这个出发点是不是?真的特别特别正确,这个孩子是不是对爸爸妈妈要超过100%的爱,那咱们这一点,你作为爸爸妈妈,你有没有肯定孩子,有没有告诉孩子,你对爸爸妈妈的爱,我们收到了,如果爸爸妈妈真的没有表达,那这个孩子会不会寒心啊?
咱们好多作为家长的人,会时不时的,或者说一不小心就会跟孩子说,哎呀,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呀,为了你我们可以什么事儿都能做呀,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啊,我也在所不惜。然后呢,咱们当家长的时候,冲着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咱们的期待是什么?是不是有点儿期待,孩子感激涕零,是不是有点儿期待孩子,从此以后你就要对我言听计从,你的一个小手指头都得按照我规定你的那个方式去做,你都不许随便控制你的一个小手指头,咱们跟孩子说的时候是不是有这个期待?
那咱们再看看这次孩子,他是用他自己的行动在告诉爸爸,妈妈,为了你们,我不惜去犯错误,我不惜去犯了错误之后接受惩罚,但是我不允许任何人来攻击你们,我不允许任何人来让你们受伤,那孩子有期待吗?孩子有对爸爸妈妈提要求,孩子有对爸爸妈妈进行道德绑架吗?显然没有。
但是孩子对爸爸妈妈没有期待,我们爸爸妈妈就不给做,难道真的不给孩子一个最起码的回应吗?我们至少得告诉孩子,你的好心爸爸妈妈收到呀,爸爸妈妈特别感谢你,特别感谢你能这么爱我们,能够这么爱咱们这个家。爸爸妈妈有你这样的孩子,真的是好幸运,你真的是我们的好孩子。这个话爸爸妈妈有告诉孩子吗?有让孩子知道吗?
如果连这种明明自己是受益人,结果却冷冰冰的,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那和那种落水了之后,别人把他救上来,然后他自己铺噜铺噜屁股走了,跟那种人有区别吗?好像区别不是很大。
这件事儿万一发生了,孩子就会很伤心,孩子会不会对爸爸妈妈的信任就直接的被降低了?或者说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这个信任是不是直接就有了一道裂痕?那么有了这道裂痕之后,你爸爸妈妈再想说什么让孩子听,是不是就会必然的要打一个折扣?
然后万一这个信任被打了折扣之后,信任出现了裂痕之后,后边儿事情会往什么不好的方向发展,我想咱们大家都是看过很多的故事的,对吧?就是万一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信任出现了裂痕,他接着向什么不好的方向发展,可能性都是有的。
所以呢,现在对于这个家庭,爸爸妈妈的当务之急是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看见了你对我们的爱呢,爸爸妈妈看见了,你是一个好孩子,我们收到了,我们很感动,我们特别特别的发自内心的知道我们有你这个孩子,真的是我们的幸运这件事儿,一定要告诉孩子,把这件事儿修补好了之后,未来在做什么,在像什么样好的方向教育孩子,就都有了基础。
然后呢,再说另外一个视角,就是爸爸妈妈为什么能够有资本,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脑子里能够有一个观念,告诉孩子这件事儿,你本来是不需要动手的,你一定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去解决的,爸爸妈妈是因为提前具备了什么能力,这件事儿是需要这两个家长好好的思考的,思考出来之后要一条一条的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妈妈提前已经知道了,什么什么什么,爸爸妈妈已经提前在我们的小时候,因为遇到了一件什么事儿,然后把它解决了,然后我们得到了一个经验,这个经验是什么什么什么。
然后呢,就是家长总结出来的任何的经验,其实对这个孩子都是有效的,也都是可以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也都是未来可以用来教育这个孩子的宝贵的资源,然后现在呢,我想再补充一个点。
这个点就是咱们作为明眼人去看那个老师,咱们看到的那个真的是一个成年人吗?他的心智的成熟程度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咱们说他是一个三五岁的小屁孩儿,是不是也挺像的。
你看啊,就是那个所谓的老师的那个行为,开始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算正常的理由,说你说孩子淘气也罢,或者说是怎么怎么样也罢,是吧,然后他批评了孩子,然后呢,那孩子打了他,打了他,受了委屈是吧,到目前为止,这好像还是一个,就是按照一个合理的路径发展的这么一个事情,但是呢,当他把家长请来了。家长摁着孩子给他道过歉了,家长也作为一个成年人也给他道歉了,他居然都不懂得见好就收,那咱们作为成年人的视角,咱们看那个人,他是一个成熟的人吗?他是一个有眼力劲儿的人吗?好像不是哎。
然后更离谱的是,家长道过歉了之后,他居然又在那儿说了一句这一句话,它的目的是什么?他想达到什么目的,这是一个成熟的人能做的出来的事儿吗?这像不像,就是幼儿园的小孩儿在打架呀,反正我就是痛快痛快嘴,我就把我想说的说出来,我也不管我说出来之后有什么效果,我更不管有什么后果,我更不管你们会不会看不起我,就是那个人,他的心智成熟的这个程度,实在是啊,就是作为咱们成年人,是可以另眼相看的。
然后咱们实事求是的和孩子来分析这件事儿,咱们甚至都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你现在九岁,按他的这件事儿上的这个表现,你觉得他的心理年龄真的是到九岁吗?你听听孩子怎么说,很有可能孩子说,嗯,我觉得还没到九岁呢。
那么当孩子看到那个人,是因为他自己的心智不成熟,他才会有那一系列离谱的言语,才会有一系列离谱的举动,孩子会不会自己就能发自内心的主动的,你说原谅他也好,或者说怎么样也好,是不是就不会把那个人以及这件事儿就天天记在心上,天天背着,变成自己的一个创伤,天天呆着啦?
进一步说,孩子是不是也有可能就不跟他一般计较了?孩子以后再遇到这种类似的人和类似的事儿,孩子是不是就有能力一笑置之了?然后心里边儿说一句,就你们这样儿的,我九岁的时候就见过,我九岁时候就见过比你们这更离谱儿的。你们这种小破事儿就想啊,让我不舒服,就想让我不开心,就想让我的情绪失控,没门儿。
对了,再补充一个小细节哈,就是不管谁和孩子谈,都可以补充一个点,我们要不要猜猜看那个老师他自己小时候,他九岁的时候有没有人教他,有没有人教他遇到状况了要怎么解决问题?
如果他当年九岁的时候就有人教他要智慧的处理问题,他是不是就不至于到现在二三十岁了,还是这个德行,还被你一个九岁的小孩儿能够打两巴掌,你说是不是活的也挺窝囊的这个人?
那你现在才九岁,你现在要开始做啥呀,你现在要不要开始学习智慧地处理事情的方法?还是说你现在继续就把你仍然当成一个九岁的小朋友,然后想干啥干啥,该干啥干啥,或者说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就想动拳头,我也不计后果,我就直接用拳头说话,你是不是可以选择了,你现在九岁了,你已经有了选择的机会,你已经通过这件事儿,你知道你的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你到了二三十岁的时候的不同的状态。关于选择的这件事儿,你现在是不是开始有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