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丢了一头牛,有人看到没?

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于仲文是隋朝大将军,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曾经率领8000人打败了对方10万人的大军,小时候他就非常聪明。


于仲文9岁的时候曾经面见皇帝,皇帝见他聪明可爱,就有意考考他:“听说你爱读书,那么书里写的都是哪些内容呀?”


于仲文从容地回答:“奉养父母,服务君王,千言万语,只‘忠孝’二字而已。”


皇帝听了连连称赞:“说的好,说的好!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从此于仲文的名声就传开了。



有一回,村里的任家和杜家都丢失了一头牛,两家都倾巢出动,分头寻找,都在询问:村里丢了一头牛,有人看到没。但是后来只找到一头牛,两家都抢着说牛是自己家的,争执不下,就把官司打到了州里,州官接到这个案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理,一时愁眉不展。


这时候,手下的一个官员向州官出主意:“于仲文聪颖过人,连皇上都夸赞他,为什么不让他来试试断理这个案子呢?”


州官摇摇头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于仲文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凭借一句巧话,赢得皇上开心,徒有虚名而已,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


官员说:“大人这样说就不对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我觉得于仲文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反正有益无弊,就让他试试吧。”


州官觉得有理,就派人请来了于仲文。



于仲文来到州府,问明了情况,就笑着说:“这个案子并不难断。”说着,他就让任家和杜家都把自己家的牛群赶到大操场,分别圈在操场的两边,然后叫人牵来那头有争议的牛。州官和围观的群众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牛的身上并没有标记,怎么判断牛的归属呢?于仲文知道牛是群居的,孤单的牛,一定会非常渴望回到自己的群体。


事实也是如此:牛群赶到大操场上之后,于仲文大喊一声:“放牛!”只见那只无法判断是谁家的牛冲着任家的牛群跑了过去。围观的群众一下子就都明白了。大喊道:“牛是任家的,牛是任家的!”


喜欢就分享点赞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