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一种家长,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对孩子日思夜想,脑子里全是孩子的优点。一见到孩子,尤其是相处两天只会,看孩子哪哪都不顺眼,要么嫌孩子懒,要么嫌孩子不讲卫生,要么嫌干活不细致……总之在家长眼里,孩子啥也不会做,啥也做不好。这也是一种病,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或多或少也有这种病,并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的这种病也逐渐有严重的趋势,是病就得治,我们来看一下这种病如何来治。
有人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觉得特别的累,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相应的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时常处在看孩子不顺眼的状态,其实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说明也是家长的方法错了。如何树立正确的观念,陪伴孩子成长呢?
首先要把孩子当成孩子;小学的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有的家长被气出了心脏病,但是没听说过哪个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家长辅导作业的时候被气出了心脏病,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家长喜欢以自己的思维去看问题,小学的问题比较简单,家长都会,家长认为自己会的孩子也应该会,所以一旦发现孩子不会变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以后还怎么考学,瞬间血压飙升,情绪失控。中学的题都比较复杂,家长就搞不懂了,所以看到孩子也做不出来,心理上也接受了。另外从生长发育的角度,小孩子的世界里对时间不敏感,因此会出现拖拉磨蹭的现象;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通过感官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的探索行为,所以就经常做出大人们认为的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事情;孩子不像成年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做起作业来还不够熟练的正常现象;家长总是用自己的视角来看问题,自然会出现孩子调皮,拖拉磨蹭,做作业慢等不客观的评价,也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另外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待,导致了看孩子哪哪都不顺眼,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期待比较少,因此看孩子哪里都很可爱,而随着孩子成长,家长的期待也日益增加,对孩子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容错率越来越低。这就会导致,当孩子的行为表现没达到自己的期待,家长容易感到失望、生气、看孩子不顺眼。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考第一名,但是第一名只有一个,不是第一名也可以很优秀,所以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合理的期待能够推动孩子进步,但如果家长期待过高,就很可能演变为一种挑剔、严苛的教育方式,破坏孩子的成长动力。心态不对,看事物的眼光自然也不对,就像带着有色眼镜,镜片自动过滤了孩子好的一面,留下的全部是问题、缺点、不足。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不接纳,好像自己无论多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家长也要理解和认可这一点,随着孩子长大,孩子的自我意识会不断增强,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不再愿意乖乖听父母的话。他们渴望独立自主,自己做选择、做决定,这会让他们感到一种掌控感,对自己也充满信心。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也是重要的内在需求。可是有些家长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总是想孩子乖乖听自己的话,教育起来更省心。所以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看孩子处处不顺眼。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当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要以为自己就有的经验就是金科玉律,孩子一定得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规定来。日常生活中,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耐心地倾听,只要孩子说得有道理,就可以采纳,让他自己做选择、做决定,并承担相应后果。
如果总是看孩子不顺眼,极有可能就是以上的三种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爱和包容的心,接纳孩子、相信孩子,和孩子一起进步,不顺眼之病自然可以逐渐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