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之天星桥:将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一首天上的乐曲

        天星桥

        过了石头寨行约五六公里,我们便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景区入口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石牌坊,十柱九门,中间三门最高,又以正中大门最大,旁边两门次之,最外两边小门最小。坊顶覆小青瓦,十根方形石柱底座前后均设抱鼓石。正中大门横额上嵌“黄果树”景区名,中门四根石柱由内而外,分别用行书和篆书刻“白水如锦,不用弓弹花自散;红岩似火,未经薪烘焰长存”楹联一幅。穿过景区大门,我们乘坐景区旅游大巴前往“天星桥”景区。

景区大门牌坊

        天星桥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上游7公里处,我们到达景区时是下午3点多钟,按说应该是游玩的高峰时段,但景区大门前游人并不多。后来才知道,这个时间其他游客都前往黄果树大瀑布了,导游带着我们和其他游客反着走,正好避开了客流高峰,也让我们玩的轻松惬意。

        天星桥景区大门为一个简易门楼,顶覆青瓦,上立“天星桥”三个金色绿边大字。大门左侧立有三块景观石,分别为“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星桥简介和梁衡的散文《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天星桥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二亿三千万年前,1984年底开始建设,1986年对外开放,景区面积4.8平方公里,融汇了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精华,其山、水、林、洞、根、藤、石、瀑各具特色,自然形成风格不同、紧密相连的三个景区:天然盆景区、天星洞区和水上石林区。梁衡先生道:整个景区前半部分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分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渗透在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虽然还是不脱石美、水美、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乐曲。

天星桥

        游完整个景区大约需要三个小时,由于我们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黄果树大瀑布,所以只游玩了天然盆景区。踏入天星桥,在美丽的山石之间分布着一潭潭清澈平静的池水,不知是水被石隔开,还是石生长在水中,水与石融为一体,有时候是一潭池水,有时候是夹在山石缝隙间的溪流。山石不是无生命的冰冷物体,而是有生命的活石。石上长满了绿植藤蔓,山顶、腰、脚顽强地生长着成串成片的仙人掌。刚从水中露头的石头被绿树覆盖,像是漂浮在水上的花篮。山石与绿植倒映在平静的水面,树在石上,石在水中,形成一个玲珑秀美的天然大盆景。

树在石上
石在水中

        所谓天星桥,其实进入景区并看不见桥,而是始于三岔河消失在地下溶洞之处。河水在地下流经长达一公里的石灰岩峡谷之后又冒出地面,只听脚下水生隆隆,不见地上水在何处。传说在远古时代,天星桥这个地方有一个叫阿秀的姑娘,其父亲是山下的岩石,母亲是白水河的流水,所以阿秀有岩石的坚强和流水的秀美。她白天出门耕作,晚上在家织布缝衣,门前红花含苞,屋后画眉吟唱,与虎豹狼虫为伴,和鱼鳖虾蟹为邻。南天上看门的一颗小星星爱上勤劳美丽的阿秀,羡慕她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想下凡来和她结为夫妻,可是天条十分严厉,小星星只能在天上看着阿秀,日夜思念。直到有一天,小星星趁着二十八星宿被玉帝召进宫去,大着胆子招呼阿秀,见阿秀含情的双眸和一片真情,便不顾一切下界携了阿秀回到天宫,向王母娘娘求情,并奏请玉帝。玉帝不但答应让小星星下界,而且派天工下界给阿秀和小星星修建了和天上仙境一样的家园。王母娘娘还赠送了他们仙桃带回凡间栽种,这些仙桃就是仙人掌结出的果实,他们的家园就是今天的天星桥。

绿植蔓藤

      行走天星桥,可选择走普通的石板小路,也可以走“数生桥”。“数生桥”又称“数生步”,是景区最具特色也最令人留恋的景观,来此的游客基本上都会选择“数生桥”,当然我也不例外。据说盆景区内水位常年不变,水中一块块露出水面的天然石块,经过人工加工,每块石头上都嵌上日期,每走一步就是一天,总共365块形态各异的石头蜿蜒向前,正好是一年。走在“数生桥”上,时而游走在水上,时而漫步在崖间,一步一景,景景称奇,仿佛走在画中,行在景里,令人回味。走在“数生桥”上的每个人都在找寻着自己的生日,站在自己的生日石上驻足留影。

数生桥

      走完水上盆景区,团友们顺着主路继续往前,我则左转进入岔路,去寻找先前在景区大门口看到的在崖壁上的似是“天星桥”字样的石刻。可惜出了水上盆景区正好是崖壁的侧面,看不到崖壁上的石刻,也无法确认是否是“天星桥”三字。走在崖壁上的栈道上,山下谷底岩石密集,像是蜂窝,又像是雨后春笋,密密麻麻,更像是山水画面,层层叠叠。看上去山谷以前应有水流流过,现在干涸了,露出被水冲刷的岩石,才形成了眼前的自然奇观。从岩石的纹理还可想象曾经水在石上流的景观。

谷底岩石

      我沿着崖壁上的栈道继续往前。石板小道依山崖而建,有时候岩石阻挡,需侧身行走;有时候古树横道,需俯身穿过;有时候凿山成路,需弯腰向前。路上空无一人,幽静神秘,在山崖之上穿梭,下面是深邃的谷地,头顶是高耸的群山,仿佛是走在神秘禁地。从岩壁回到景区内,不见了平静如镜的水,只见石板小道两边奇石耸立,走在路上像是夹在山崖之间,崖顶奇峰林立,崖底幽暗深邃。崖壁山顶藤蔓缠绕,树石相融,山石变得具有灵性,富有生命。根与石热烈的拥抱在一起,藤条的树根紧紧抱住岩石,岩石提供给树生命的养分,甚至出现“悬岩未得半粒土,绝壁焉藏万丈根”的奇观异景。走在岩崖之间,根本分不清哪个是根,哪条是藤,根一直顺着树干生长到树上,再垂下来,缠缠绕绕,不知多长。藤从树梢垂下,伸进岩石又变成了树根。有时候树根藤条挂在树上,形成了天然的秋千;有时候树根从一个崖壁伸进另一个崖壁,形成了一座“根桥”;有时候树根抱着崖壁拼命伸展,形成了开屏雀尾的生命脉络。在这里,石与树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树与石紧紧偎依在一起,抬头看山崖缝隙之间,还有许多根的化石,死去了也与岩石不相分离,让人感叹树与石的爱情,真是到了天长地久的地步。

悬崖小路
藤条缠绕
天星阁
湖边栈道

        我走在湖边的栈道上,看到和我同团的一对老夫妻正在湖边拍照,前边也有几个团友已经往回走,在我拍照的间隙,很快也不见了他们的踪影。先前我是绕道小路,又在藤条岩崖之间逗留太久,以为团友可能早已都回去了,我也紧赶快赶出了景区。到了景区门口才发现,其实大多数团友都还没有出来,于是我还可以欣赏门前石碑上的美文,而天星桥的美与奇与秀,正如景区内的一幅楹联所誉:“风刀水剑刻就的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帛的千古绝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