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白塔寺

图文/叶小禾

周末,与友相约去白塔寺,早早起床,却发现窗外漂浮着一层雾霾,犹豫着给朋友打去电话,询问是否取消行程?朋友坚定地说:戴着口罩也要去。

驱车前往,一路畅通,本来担心停车的问题,却无意中发现,白塔寺竟然有停车场。

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亦称妙应寺,起初名为"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始建于元朝,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买好票进入院内,四周一下安静了下来,院外的喧嚣恍如隔世,与友轻声交谈,害怕惊扰了这一院的宁静,仔细观看白塔寺的简介,思绪早已飞往遥远的辽朝。

早在辽朝寿昌二年(1096年),在辽南京城的北郊,便建造了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不幸后来毁于战火。

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聘请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建造,当时他带领80名工匠来到了元大都。

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于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

史书上称,这座寺庙的范围,是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决定的,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建成后,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

观瞻寺内的佛像,各具形态,栩栩如生,虽年代久远,却依稀可见当时的风采。

寺后见白塔,查看介绍:塔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呈T形的高台,高出地面二米,面积为1422平方米。

在塔基的中心,塔座成多折角方形,面积为810平方米,叠高9米,共三层,下层为护墙,二、三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因此拥叠出许多角石和立面。

须弥座束腰部分,每块立面都被两边角柱及上下枭枋所衬托,整个塔座造型优美,富於层叠变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座上的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的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上半部为圆锥形的长脖子,有13节,称"十三天"顶上花纹铜盘的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

一阵微风吹来,铃声清脆悦耳。铜盘上坚八层铜质塔刹,高五米,重四吨,分为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几个部分。

饶塔而行,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感叹老祖宗的智慧。

相传有一年,白塔不知道什么原因,塔肚子上忽然裂开了很大的缝子,众人惊恐,多为不利。

寺前有一个切面铺,生意不错,经常有一个锔不缸的老头,来店里吃大碗面,也不和人聊天,吃完付钱就走。

时间一长,大家就注意到了这个怪老头,有好事者就问老头,是干什么的?老头回答道:“锔大家伙的。”

这一天,大家正议论着白塔肚子上的缝时,谁也没顾上旁边的怪老头。

谁知第二天,人们惊奇的发现白塔上有七道光华灿烂的铁箍,裂开缝的白塔被锔上啦!

惊喜之余,却发现怪老头儿不见了,再也没来吃面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一定是怪老头给打的箍,并断定这个老头就是鲁班爷爷,帮大家解决难题来了。

现在一看到塔肚子上面凸起的几条道道,人们就会想起这个锔白塔的故事来。

观完白塔寺,朋友感叹道:这么有悠久文化的白塔寺,到现在才来观看,很是遗憾,以后要多来,多了解老北京的历史,传承文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一大早,灿烂的阳光从窗户射进来,照在我的床头。哦,阳光你好,久违了 ,温暖的阳光一扫我多日的阴霾。旧病床头的爸...
    田园简书阅读 2,383评论 0 0
  • 第十三章:品牌延伸何时有效 1:短期优势 理解品牌延伸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把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分开来看。酒精是...
    赖佳豪阅读 3,775评论 0 0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轨迹。 我感谢爷爷爸爸的奋斗,带给我读书的机会。 如果我不努力,将来我会不会也过上这样的日子?...
    豪ssman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