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围绕着如何评价一个结论或者观点,我已经反复强调了这几点,首先找到问题的结论,然后关注支撑它的理由或者证据,最后聚焦到证据的效力。比如分析其中引用的数据,研究结果或者不同人的评价等。我们知道要多方面考量证据的各方面,相关联的各种信息再去评价。我们一直不想被一个结论误导,就算这个结论背后信息充分,我们最后问一句,这些信息中没有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例如,某种药物是心脏病杀手,为你的心保驾护航。然后会用一些数据,患者的评价,权威人士的分析来说服你去使用。那么我们更应该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群使用之后没有效果,这个药物的副作用是什么,价格多少,有无备案。宣传者投入广告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更多的收益,很多信息也就是说产品如何如何好,但是上述那些没有提到的信息也许可以改变我们对这个产品的态度。典型的就是霸王防脱了,由于龙叔的代言,当年这个产品一段时间是很火的,后来发现这个产品的真相。记住,想要说服你的人不会提供不利于他观点的证据。
而且经过前面的讲述,一个结论的推理或逻辑支撑几乎无法一次到位。很少有人可以把问题思考的那么全面,这个时候他的理由就会存在缺失,甚至会隐藏与其相悖的言论。我们就要去积极寻找这些理由和证据,在同意一个结论之前听听反对者的观点是一件好事。就像关于诗和远方的讨论,只听一方的言论,你可能只会冲动或者不屑一顾。在很多人眼中,眼前的苟且大过了远方的田野。也有很多人把眼前的苟且过成了远方的田野。如果我们只给自己一种可能性,得出的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
成功背后的苦逼生活也不会被很多人认识,世界那么大,真的去看看的人经历的困难也可能被藏起来。我们很容易被美好,正能量的口号打动,其实错的可能不是口号,而是我们思考的方式。去想想最坏的结果自己能不能接受才是让你做出决定的关键。而这些需要你自己去挖掘。
关于批判思维的总结就要结束了,自己还要反复去阅读这些内容,大家要是也对批判性思维感兴趣,不妨看看《学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