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上在公交车上,看到厦门电视台的节目里在采访路人:“你好,2017年,你有什么希望、展望、愿望呢?”主持人满脸微笑,热情地问道;
“呃,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好好学习吧”、“能找到男朋友”、“希望有更多好吃的”⋯⋯
听着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低头细想一下,这些回答的态度大概能分为两种,第一种可能是关乎隐私,应付一下而已,不想深聊;第二种是压根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回答的特别勉强。
02
其实这个问题深究下去,对目标不明确、执行力和意志力弱的人,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毒害性。因为它很容易让你挂钩到未来的发展,以别人的经验设想路上会遇到的困难、付出值不值得?能否给我带来什么价值?从而否定自己,否定开始后可能会带来的改变和机会。
从这点出发,再谈谈最近身边一些好友的状态,很多也都在迷茫中,2017年刚刚开始,却不知道要做什么,想努力却没有方向,更别谈及规划了。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多次想好好做一件事却一直没付出行动的你,究竟是因为深思熟虑,还是因为懒?
我们先不谈什么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宏伟的计划和目标,先把问题简单化,好好看一下下面这个问题:
业余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事情?
能否把它一一分类列出来?例如下方这张图
首先,按这种思维导图的方法,把自己业余时间主要在做的事情按分类列清楚,列的一定是自己现在已经在做的事情。
第二,把这些事情分为三大类:
a、常规活动类(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如吃饭)
b、娱乐活动类(具有可选性,可优化,如微信聊天)
c、技能提升类(从兴趣或工作出发,学习的技能,如看书、写作)
第三,仔细分析,把目前占用你时间最多的活动内容按次序排列下来,如果你所涉及的活动太多,范围太广,优先考虑频率很高的活动,选择性罗列。
反之,如果发现罗列下来,自己的日常活动只剩吃饭、睡觉等常规性的活动和聊天、刷朋友圈、看剧、泡吧,那就得好好停下来思考一下了;
如果说到这一步,你能很清晰明确地把你一天中的活动内容列出来,且活动不少,那么好好感谢一下忙碌的自己,接下来我们进入优化的过程。
03
在这些活动中,仔细考虑,选出一两个于你而言最重要、最肯花时间、频率最高的活动,针对这个活动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做这件事的出发点是什么?
2、可能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
3、是否放弃或选择继续优化?
例如:我选择健身
出发点:第一、因为体型偏瘦,通过健身,养成注意饮食搭配、少吃多餐的习惯,从而达到增肌改善体型的目的;第二、平时缺少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
影响:通过健身,身体机能变好,体型较好;学到很多健身及饮食搭配的知识,从而提醒自己更健康、更规律地生活,性格更阳光、自信,心态变得越来越好;又扩充了人脉,在健身圈收获友谊。
继续优化:尽量坚持两天一次,通过教练、健身类APP等学习更多的健身知识,帮助自己制定更科学的健身计划,达到更好的效果。
04
通过这种方法,把最重要的事到次要的,逐一分析一遍,通过这种方式,你能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取舍。
对于分析后觉得重要的事,是否该尝试地学着制定更科学的执行计划?而那些可有可无、纯属打发时间的活动,是该选择放弃还是学会控制时间和频率,此时应该就很清楚了!
假设你现在列出来的活动少之又少,仅限于刷朋友圈和聊天,没关系,你可以把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也通过这种方式逐一列出来分析,只要你尝试去做,相信多少有点收获,至少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近阶段的状态,再谈要不要去改变。
05
不管做什么事情,在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瓶颈,就算最后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只要学会分析和总结,多少有点收获;
而对于想去做的事,如果连尝试都不去尝试,甚至连基本的分析都懒得,只是路过听听别人遇到过的困难,当个吃瓜群众,那么,你不仅会继续迷茫下去,而且会变得更善于寻找借口来否定自己。
慢慢习惯了道听途说,也变得人云亦云,到最后连尝试开始的勇气都没有,逐渐丧失了自我分析、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对于不知道做什么的朋友,往往迷茫是因为很多想法还没开始尝试,就自己宣布结束了,并非深思熟虑后理智地选择放弃,总之因为一个字:懒!
结语:治疗迷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执行力,对于喜欢并且觉得对的事情,不妨先别考虑太多,放手去体验,趁现在还输得起,要么满载而归,要么收获经验,经历过了,会有一种结果终不负你!
每篇一推荐:今天推荐栗先达的《热勇》,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正能量,2017年刚刚开始,一切还是新的模样,热勇一腔,拼命去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