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已经结束了,回顾一些这个月共读了6本书。
零零散散的,各种类型都有,纸质书,电子书,看到有趣的书,买来就会看。
同时kindle上买了一年的会员,和手机可以同步,很方便。
今天就推荐几本书,开完感觉都不错。
(一)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好多人应该都是从公众号“二混子”上了解到这本书的吧,我也不例外。
竟然有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讲解中国的历史,幽默,搞笑,一些网络段子,梳理中国历史脉络。
虽然没有那么详细,可也饭后之余,睡前,不知不觉就翻上几页,消遣读物。
比如把战国七雄的灭亡顺序编成了一句口诀“喊赵薇去演齐秦”,方便记忆。
历史可以不用那么复杂,把大框架理出来,有兴趣去了解,再去看具体的历史事实,也是学历史的一种方法。
这本书给了我了解历史的兴趣,花一两个小时就能轻松翻完,是一本不错的厕所读物。
(二)认知突围
上一篇文章写了蔡垒磊老师《认知突围》的五点认识,关于自我认识,知识,金钱,时间,关系。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太快,有时候连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被欺骗,以至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很模糊。
找一些借口,外在的客观条件,固化的思维,表面思考,这些都限制了自我认知。
该如何突出重围,认清现实,如何保持外和内心的自我一致,这本书就是纠正之前我们自以为是的错误认知,从底层升级操作系统。
我们并非要接收所有的信息,只有那些联结点数量多,可应用范围广的知识才是我们要真正了解和学习的。
有人是金钱是万恶之源,视金钱如粪土,但读完本书,金钱只是一个媒介,但挣钱的手段和使用的目就能看出丑恶和人性。
穷可能是我们对金钱的“野心”远没有那么大,甘愿懒,穷,舒服,才是我们的内心表现。
要有对金钱的渴望,“开源”比“节流”更有意义,增加自己的资产收入,同时也要学会投资自己。
当然,还有关于时间和关系的论述,有兴趣也可以读读。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些原有的观念被颠覆,而且曾经还信以为然,构建底层认知,上层建筑才能稳固。
(三)边城
读沈从文的《边城》,有一种古典美。
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这样评价道:“《边城》的情节与行文是浑融一体的,清澈温厚的情节,清澈温厚的字句。”
在豆瓣上看到有这部电影,还没看。但个人觉得,书里的那种文字美,任何表现手法可能显得不足。
翠翠的爱情到底怎样,二老去了桃园,还会回来吗?
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到底暗示怎样的结局,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很多。
这本书里除了大老和二老以及翠翠三个人感情的纠葛,还表现了各种美,自然的风景美,孕育出的人也有自然美,皮肤黝黑,眼眸清澈,人们的质朴,人性至善。
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文字之美,散文一般,细腻,像河面上水波荡起微微的涟漪,不急不促,缓缓而来。第二就小人物生命之美,既有小地方的风土人情之美,也有小人物对生活的热爱,但也毫不避讳死亡,暗含等待的命运。
(四)睡眠革命
作为职场人士来说,时常总觉得睡不醒,睡眠不足。
我时常也会碰到这类问题,经常晚上熬夜,白天犯困,渐渐习惯了,但效率却越来越多了。
《睡眠革命》这本书的作者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是还几个足球俱乐部的睡眠教练,专门为运动员制定合理的睡眠方案,但一些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大众。
我们首先要了解昼夜节律,生命体内24小时有自己的循环,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就是我们人体自身也有生物钟,各个系统有自己的运作机制,如果我们试图违反它们,我们的睡眠很可能出现问题。
作者给我们提出了睡眠解决解决方案:R90睡眠方案。
就是以90分钟为一个睡眠周期,每晚有4-5个睡眠周期,每周有35个睡眠周期,来衡量我们的睡眠质量。
即使有时我们有时晚上12点或1点睡,只要在下一个睡眠周期入睡,保证我们的深睡眠时间,第二天照样活力满满。
同时本书还对我睡前后例行程序做了详细说明,除了我们待在床上的时间,其实我们睡眠前后的一个班小时也包含在我们的睡眠时间里。
每天8小时的睡眠做不到也没关系,可以每周保证我们的睡眠周期达到要求,一方面我们的心里压力没那么大,另一方面,也可以灵活调整我们的睡眠策略。
如果同样也有睡眠问题的你,不妨也学着里面的理论实践吧!
(五)十二个工作的基本
这本书是日本的的大久保幸夫写的关于职场所需的能力。
这里面适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所需的能力,也对照已经在职场的人士所欠缺的能力。
里面讲了12种能力:反应力、乐观力、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语境理解力、专业构筑力、人脉开拓力、委任力、商谈力、传授力、协调力。
这些能力,有些是相通的。
比如反应力和语境理解力,要对他人的表达做以回应,既表示自己的尊重,也可以将沟通顺利进行下去。
但前提是我们已经明确了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这就需要语境理解力。
所有这些能力的基础需要两种能力:数字处理能力和语言理解力。
这两种是智商和情商需要基本的能力,然后12种能力是我们所要胜任的素质,最终才能提升我们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本书把这12种能力的关系做了划分,对每种的能力的锻炼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应用才能达到的,在职场中最终能游刃有余,升职加薪不是梦!
(六)奇迹男孩
看完了《奇迹男孩》这本书,给我震撼的是奥古斯特身边的每一个人仿佛都看到了自己的不完美。
因为天生缺陷,孩子入学时,身边的老师,家长,朋友,同学,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一种自我是审视的心态。
善良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品格。
你说你害怕和艾滋病人在一起,即使除了三种途径并不能给你带来伤害;
你说你害怕遇见身体有缺陷的人,仿佛别人看见你们就像是看见怪物一样,你说你害怕大街上那些乞讨的人,脏兮兮的甚至远远绕过他们。
心里充斥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在位置上就已经不平等了,怎么善良,正直呢?
可他们又有什么错呢?
既然上天选择了每个人出生的方式,那一定还有一些是公平的,是都赋予你我的,我们做不到大善,做不到时时刻刻都乐于助人,可当我们遇到一些看起来“特别”的人时,是不是想到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生活的权利,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呢?
做不到出手相助,那就正常对待吧。
时常看到有些人因为盲人或聋哑人都作出一副天生悲悯的心态,怎么命运对他们这么不公,这么不幸,同情,可怜,油然而生。
或许他们并不需要,还是照样生活着,但害怕别人带着一副有色眼睛无限放大这些缺陷,仿佛这是生活的杀手锏一样,避而远之,特殊的对待,鄙夷的眼神,这才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
不用刻意地伪装和掩盖什么,正常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各自在时空的平行线穿梭,可能永远没有交集,但请不要伤害或干涉别人的发展。
好了,这就是本月的书单,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最后,借用樊登的书名来结尾,“读书一辈子的事”,愿你我在书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