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美新疆旅行笔记——NO4种草or拔草

谢邀,人在小城,刚刚睡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玩的爽,必须淘得广。感谢东哥、马老师、国庆兄弟、劲东兄弟……虽然东哥也有过“铩羽而归”,马老师已经差不多销声匿迹,国庆目前还在闹离婚,劲东兄弟已经被迫出局,哎,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都变化快。

职业病,一说点儿啥总想着最近的新闻,还是书归正传吧。

(长途旅行抵得上一次小型搬家了)

讲真,还是要感谢中国网络购物电商的大力协助,尽管不是免费。

从4月开始的书香节,圈了一堆打折书,到618,正好是出行前的疯狂采购,一路玩过也山穷水尽了,现在喝俩月东北风,就等双11双12把日常用品一囤,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过来了。

出发前做了很久攻略,其中物资储备是很重要的一项,毕竟咱不太富裕,不是到哪都可以缺啥买啥况且也不是哪里都可以缺啥买到啥,所以一些必要的东西还是得忍住媳妇“埋怨”的眼神强行下单,有的是途中的超级惊喜,有的是徒劳背了一路,捋了捋几十个购物单,分为三类来抓几个典型跟大家念叨念叨。

免责1:本帖绝非广告贴,因贴图不会P去商标,所以请不要怀疑推荐,毕竟还有批评的。

免责2:所有物品都是个人能力下的淘宝,若有更好选择,请不吝赐教。

(出发前把所有物品归堆清点)

第一部分:先说这次旅途中,用的爽,买的值,肺腑推荐的★★★★★

制氧机背了一路,用了两天,貌似性价比很低,但这基本相当于汽车安全气囊,用一次就保命的那种。此前一个月上了趟稻城亚丁,媳妇在海拔3900米遭遇严重高反,住宿小哥都准备帮忙打电话救护并免费取消一切费用,结果各种高流量氧气灌输加上各种头疼粉啊肌酐啊葡萄糖啊……反正最后和我冲顶五色海4700米徒步9小时也没啥大问题……除了头疼像戴了紧箍咒。

这次行程涉及中巴友谊公路,需要翻越最高4500米的垭口,而且还得在高海拔的塔县睡一晚,最重要的是——要开车!

很久很久以前久以前,我第一次进藏的时候,包车的小哥就和我们说过,如果是第一次开高原路线,最怕缺氧。我当时还不以为然地反问,不就是憋气头疼么?小哥说,那都不叫事儿,最怕的是缺氧导致一过性的晕厥,你开着80迈,一边落石危险区,一边奔涌的大江大河,然后突然眼前一黑,怕是永远眼前一黑了。

当然,很多朋友也说我小题大做,我不管。一来开车安心,二来媳妇高海拔地区也能安稳睡一觉。别问我为啥不选择带氧气的宾馆——你想到的我都想到了,并不是你想象的。

赠品氧气袋本想途中爬慕士塔格冰川公园的时候充一包,结果人家大门紧闭。网上也有很多在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晒图的小姐姐,别问我她们是怎么进去的哈。

这个制氧机车载家用均可,单人双人均可,具体啥纯度啊流量啊指标,我用得少没啥发言权,但是全程下来媳妇没头疼,这就足够了。

有制氧机就得配个逆变器。不单单是那两天制氧气需求保障,一路上,媳妇赶个ppt,我20分钟快充个手机,这个东西少不了。这东西玩自驾游的人都懂,大概就是匹配自己的需求功率和钱包就好,因为我整体就一个制氧气最耗功率,所以就简单买了个150w的,足够了。

车载冰箱——你值得拥有。这类产品从百八十到千八百,功能、大小各种指标,但不管怎样都强烈建议你带上一个。随时随地喝上冰镇苏打水,冰镇个西瓜哈密瓜无核白马奶子,特别是一路上没有间断的奶啤,冰起来再喝简直就是嗨到不行。

这里要提示一下,像我买这种属于“一般人家”,只是把冰箱内温度从环境温度降个十度二十度(号称20度),所以如果想随时拥有冰镇饮料,就不要怕麻烦,晚上拎着冰箱住店,通电一夜,白天拎着冰箱上车,换上点烟器电源继续。

不能制冰无法冷冻,但带来的爽快已远远超出想象。

哈哈哈,这个可是我淘到的好东西,也许是自己太鄙陋,之前找了半天车窗遮阳通风的改造方案,上吸盘的,开槽装拉帘的,后来就淘到这个,根据自己的车型,倆前门倆后门,一共40块钱,解决大问题了。

新疆整体的气候特点吧,算是干热吧,所以哪怕天气预报高温各种颜色预警,只要有个树荫,绝对不用开空调。中午玩累了,擦擦撸完串的油嘴,找个树荫,花一分钟套上纱窗,摇下车窗,躺下来眯个半小时,快哉快哉。

再安利两种灯,淘宝上乌央乌央一堆,我只说下用途。

整体旅途中,计划内和计划外算一起,有三天是露营度过的,所以这两种灯也算是关键时刻用上而且特别给力的。前者说是多功能,主要还是看重了背后有个强力磁铁,所以即便是晚上修车(当然最好不),还是说想给汽车周边照明,随手一吸,都是方便得不能再方便。手持感也很好,半夜去个厕所当手电也能半防身。

第二种灯其实很普遍,重要提示就是这个小挂钩。因为这个小挂钩,这个灯瞬间就成了万用,挂在车里,挂在帐篷里,挂在裤腰带上……本身的蓄电池能至少保障半小时的高亮度(我只开了半小时就熄灯了哈哈哈)

这个收纳袋,我从闲鱼收的,全程处于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一路上它默默无闻,承载了所有小物品的收纳,随手的防晒啊地图啊票据啊雨伞啊消毒纸巾啊钙片维生素啊小工具啊健胃消食片人参健脾丸防蚊驱蚊啊……不要比拼汽车自身的收纳储物空间了,能放下一头大象和分类放好一千个纽扣,是两个不同的收纳方向。

刚才说到驱蚊防蚊,这个我就不多唾沫横飞的介绍了,都是万千高手验证过的,我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下了个单而已。

全程穿大裤衩玩草原,驱蚊液功不可没,以至于后者都无用武之地,但备上一瓶,也是谁用谁知道的美妙啊!

*********不美丽的分界线********

第二部分:说说这次旅途中,用的一般,买了无感或者惊喜和失望冲抵,一般推荐的★★~★★★

LP(Lonely Planet)系列的书,我向来都是不遗余力地追捧并且推荐的,是真心有用真心实用真心管用的最佳旅行攻略图书,没有之一。遥想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的年代,老外人手一本LP,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安然吃喝玩乐无忧虑背包自助游,这本书就是最强的生命线。

家里的LP,也有个二三十本了,哪怕是每两年一次更新的节奏,哪怕是部分地区已经为五六年前的版本,依然是出行时候脑海中的第一选择。

这本《新疆》依然如此,即便是事先翻阅的滚瓜烂熟拍照截屏了无数图片,依然要在每晚抽出十分钟来读一读,顺道推荐给所有准备新疆出行的朋友。

但是!可但是,但可是!

为啥一般推荐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疫情,这本书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目前处于暂时关闭或者永远消失的状态,还有三分之一,正在奔赴暂时关闭或者永远消失的路上。这就很尴尬了,你需要变得更加怀疑一切,有些著名景点,是网上可以找到的开放状态,而LP出众的高手私家小众路线,因为疫情原因基本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禁止通行的路障。

我不是和这姑娘去的新疆,倘若是,现在我应该是惨死在媳妇滴血的刀口下。

这个充气床只能是勉强吧!车型适配做得还不错,小维本来后座不能平放180度的弊端也可以弥补一二,漏气的速度基本可以保障睡一宿不至于后背贴地板。我对它最大的吐槽就是热,忒热,不透气,当然这也许是有点苛求,但睡在上面后背各种出汗,还不如直接睡光板。

这个充气床垫是临时过渡方案,之后要么上一个档次换成自充气的,要么还是换成更简单的棕垫等方案,总之折腾的路无休止,这只是中途一站。

*********不美丽的分界线********

第三部分:说说这次旅途中,“不登大雅之堂”却很实用的一些小零碎。

其实一路上很多场景当时都想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但是玩嗨了,就忘得一干二净,临时抱佛脚抓到谁算谁吧。

不锈钢小盆,使用频率不算低。洗个葡萄啦,装点干果啦,冲个泡面啦,盛个抓饭啦,手头没个家伙还真有点费劲。一开始我觉得占地方还有点太low,结果一路上看到房车玩家啊大越野玩家啊皮卡玩家啊,好几个都拿着不锈钢小盆操持伙食,人还是要回归生活的啊。

还有两样“不登大雅之堂”的我只负责念叨一嘴——电子狗、防身用品。

如果再多说两句,电子狗,之前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是说法不一,大概处于睁一眼闭一眼状态,但是如果较真儿起来,咱也的确没时间精力耗费。新疆超速处罚是有名的……稳准狠,如果不安分守己,扣个几十分都不叫事儿。

但是如今无论是高德还是百度,均可以hold住几乎所有的拍照测速、区间测速。电子狗主要是提示自己不要太嘚瑟,毕竟还有一种叫做流动测速的设置。

防身用品嘛,因为有¥%……%……&,所以嘛&……%……%¥,但是带上一个防患于未然吧。


今天为明天的行程做了预演,等待小维涡轮爆发的,是传说中,额济纳旗到哈密,那令人向往却恐怖至极的,真正的,无人区。

在三年前的攻略里,会看到对低续航车劝返的帖子,不管怎样,车里备上三天的饮用水自热米饭户外电源帐篷睡袋充气床工兵铲多功能刀……应该可以安心通过了

梦想在什么地方

那么令人向往

不顾一切走在路上

一直往新疆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