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3

读到了陈友亮的发迹历史以及和朱元璋之间的纠葛,感觉认识到了不一样的陈友谅,历史上的记载往往总是和影视剧等带给我们的印象不同。为此我特意在网上搜了有关陈友谅的百度百科,以及陈友谅的相关历史介绍,也仔细阅读了一些对他的历史评价,我觉得比较喜欢的有以下两条,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再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整体资料看下来,我认同网上一位网友的总结(在这里附上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6425675552_17f0007200010047up.html),它总结陈友谅的失败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第一,战略失误

第二,战术失策

第三,道义失势

第四,多疑失将

第五,固执失智

还有其它资料这里就不一一分享了,有感兴趣的同事可以进一步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