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
本文主要讨论投资方法第二部分(实操指南)的后半部分:最大仓位—定投指数基金法的实操指南(2)。
二、实操指南
1、选择哪种指数基金?
选择创业板指数基金。
2、选择哪家公司的创业板指数基金?
选择费率较低的、规模较大的、知名公司的老基金。
以上两条在上一篇已经论述完成,此处重提只为投资方法论述的完整性和前后衔接的无缝感。
为了降低各位小伙伴的执行难度,给大家补充一个“福利”表格,对于懒惰的亲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免责申明:仅供参考,且请自行校核之后参考,如果出现投资亏损,本文及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3、什么时候可以发起一项新的定投?
无需择时,任何时候开始定投都可以。
包括今天。
发起一项投资,有两个最好的时机,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是:现在。
给大家磨耳朵“上上课”,记住:
1)不执行,所有的“知道”都是徒劳的;
2)很多事情,现在不做,以后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做了。
人的热情一直都是处于“消散”状态,最开始的时候热情度最高,对一项任务最有可能完成,而之后,多半情况下就没有然后了。
除了现在,任何时候开始定投都可以,包括在指数最高峰的时候。
基金定投就是这么任性。
唯一的影响是,从指数最高峰开始定投的定投周期(定投周期:从开始定投到清仓卖出的历经时长)会更长一些。
当然,如果你不放心(实际上完全没必要),你还可以尝试判断指数的峰谷。
如果你真是“技艺高超”,能判断出某一时刻就是指数的最高峰,那也完全可以选择避开最高峰的1/4波段。
但这会带来几个问题:
1)“做判断”并不是我们擅长的,因为它真的很难。如果判断失误,就会带来“灾难”,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2)“做判断”会增加我们投资的风险,因为“做判断”是主观的,严重依赖个体的“认知水平”。在我们看来,凡是不确定的都是“赌博”,远离之就对了。
3)可能会存在更多的资金空仓期,反而使得资金的整体收益率下降。
所以,我们选择不做判断,或者说我们不做选择,小孩子才做选择呢。
另外,不做选择不就是万事大吉吗,多好啊!
顺便“保姆式”地说一句,我们的定投方式,最好选择从货币基金(活期宝)直接转入定投创业板指数基金,这样可以避免银行卡余额不足致使定投中断(如余额不足,每次只有一次补扣的机会)。
也就是说:我们的银行卡(财富自由基金账户)的余额始终保持为零,收到家庭转入的财富自由基金后,就立即转入到“货币基金”。
4、定投频率如何确定?
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按月定投、按周定投和按日定投,其收益率是大体相当的。
定投频率涉及三个问题:
一个是对收益率的影响,第二个是麻烦程度,最后一个是资金的分配。
按惯例,先说结论:
推荐使用按周定投。
理由是:
我们的投资周期可能是6个月—3年。
也就是说有可能6个月就会清仓,因此按月定投还是过于稀松了,仅仅投资了6次,可能会影响收益率。
举个例子,在牛市中,很多短期下调波动都很短暂,如果按月定投,那么这些波动的红利(吸收更低价的筹码)我们都吃不到。所以按月定投对于短期投资来说还是显得“颗粒度”太粗,不利于提升收益率。
而如果按日定投,又太过麻烦、太过繁琐了,操作次数太多,数据太多,但又带不来更高的收益率,所以完全没有必要。
从资金分配的角度来说,其实是按月定投更好,因为发工资都是按月发的,发完工资之后进行定投特别匹配。
但相比收益率,资金分配的“困难”显然我们能够克服,简单的方法是我们把一个月的定投资金分成四份,放在下一个月定投就好了。
顺便说一下,定投一定要设置自动定投,因为手动定投太麻烦,还有可能会忘,还有可能会因为“不小心”看到不满意的收益率(坦诚地说,90%的时候收益率都不如意)让自己心情波动,十足的没有那个必要。
5、什么时候卖出定投的基金?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含金量的问题。
考虑到篇幅原因,咱们下一篇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