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情投入--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本周阅读了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共分9个章节,阐述了自己对安全感、兴趣、心智模式、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下面我选取几个对本人有较强感知的点,与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一、喜欢是指向行为的,爱是指向一个人本身的。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喜欢,但是这个世界,却是所有人都可以去爱。

观察了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和情侣,发现他们在一起,很多是因为爱对方的附属品,比如房子车子票子,而不是爱对方这个人。

喜欢和爱

同样的,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女人太现实,自己的女朋友离开他,就是因为自己太穷。

真的吗?难道当初选择你,是因为你有钱?

难道不是你的懒惰、你的不上进、你的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浇灭了她对你的期望,让她心灰意冷,只能选择放弃。

其实真正受伤害的人是她,她选择错误,购入了一只垃圾股并一直持有到现在,损失的可是大好的青春,不是吗?

毕业时穷没什么,三十岁还穷就只能怪自己了。(无论男女)

二、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

自己问问自己:你现在从事的工作/事业,是自己感兴趣的吗?你是否全情投入了?

为什么不是呢?既然不是,为什么不去全情投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呢?是在担忧什么吗?

全情投入

真实的案例:我的一个闺蜜,她学理科,我学文科。高考结束后,她告诉我,她自己不喜欢理科,喜欢文科,自己的梦想是去宁波诺丁汉大学学英语;我告诉她,我不喜欢文科,喜欢理科,我不想去学对外汉语,我们能换一下就好了。后来我们还是各自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即使不喜欢,但是她仍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慢慢地发现,她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同时考取了土木方面含金量很高的专业证书,也从事了当初这么不喜欢但是现在非常热爱的土木工程方面的工作,并在该行业内有一定的口碑和知名度。

所以,不管成功与否,投入都能带来快乐。即使不成功的尝试,也能收获到智慧。

三、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们是怎样谈论人的?会不会像天文学家看到的那样只是一点尘埃,无依无靠地在一颗不重要的恒星上蠕动?

或者像化学家所说的是巧妙地摆弄在一起的一堆化学品?

或者是像哈姆雷特眼里看到的那样,人在理智上是高贵的,在才能上是无限的?

或者是兼有以上的一切?

                                                                                                  ----罗素

你有没有向自己的生命发问: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是有房有车?还是高工资的工作?还是可以炫耀的职位?这些都是用价格衡量的,是众人眼中的“有价值”。

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怎么才能更加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聪明人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价格,蠢人则通过价值选择不合理的价格。最糟糕的是一群有脑无心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价值,于是他们只好按照价格来判断价值。

当前的你属于哪类呢?

思维导图

以上是本周的好书阅读分享,愿看到本文的小伙伴们,都能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们不要活成“别人都那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