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土
总有这样一群人,誓死捍卫我们的传统。当民粹抬头,泛滥着被绑架的爱国主义蔓延。爱国主义,常绑架我们。我们也容易被鼓动,被消费。
当平安夜的人潮涌入了江汉路,多少人在感慨这节日的拥挤。满街的人,熟识的和不相识的在这里汇聚。另一方面,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没有西方传入的节日有足够的气氛。这些明显的对比,使得我们心存疑问:是不是西方的节日冲击了我们的传统,正在对它们构成威胁?
曾经我一度反感这些西方的节日,与所有誓死捍卫者一道反对。常把爱国当作挡箭牌,抵挡外面的来访。格局的大小,因人而异。世界观,不仅是看待世界的方法,更是容纳世界的态度。不少人假爱国之名,狭隘的理解传统。
在道教中,葛洪是比较有代表的人物,它是西晋人。他所著《抱朴子内篇》中有许多用水银炼丹养生的秘方,我读到此处便觉古人的无知。而我,实则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上来判断的,于他是不公平的。在葛洪所处的时代,他的理论是行得通的。这是我们的传统,有着那个时代的解释方法。
圣诞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像是摆脱传统的桎梏。我们已经脱离不了时刻变化的社会,正渐渐拥抱它。传统,它的生命力依然顽强。在我多年关注云梦皮影的经历中,我深知传统会进步,会消亡。积极的干预会留住传统,更重要的是传承。
每逢春节,我们都获得全年最大的团聚。虽然过年的气氛已经大不如从前,可人依旧是那一群人。对比平日里,过年的唯一区别就是有了腊鱼腊肉,还有腊肠。这些吃的东西,算是年货。还有香蜡纸钱,鞭炮,这些用品,是祭祀用的。这些东西,从我记事起,从未变过。
至于由繁入简的礼仪,都随着时间消解了。小年后,直到元宵节,这段日子都算过年。云梦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北方为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与南方有些差别。过年最热闹的时候,都留在了小时候。有时间,我真想好好梳理云梦的年俗。那是一段好不热闹的时光,变得不再热闹了。
如今我们更能接受圣诞节,甚至平安夜这一天,中国人发明创造了吃苹果这种习俗。圣诞节在中国的演变,最明显的是它能和中国传统节日有传统食品一样匹配了。苹果,无疑成为平安夜的节日食品或礼物。就像汤圆之于元宵节,粽子之于端午节,月饼之于中秋节。
我们的城市也会在平安夜这一天将地铁延迟收班到凌晨零点,这是实实在在的包容。这是态度,是面对节日氛围所回应的态度。节日,营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氛围由内至外都同样重要,不可或缺。
等到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会遭受冷落,圣诞节再也不只是西方节日时,我们所有的节日都会有它重要的位置。圣诞节时,我想给喜欢的人一顶圣诞帽。春节时,我想给尊敬的亲人弯腰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