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古琴天生就是小嗓门?

经常有朋友说,去参加雅集或者观看古琴演出时,要是现场安静还行,只要稍微有点别的声音,或者是和其他乐器一起演奏,就完全听不到古琴的声音,只看到表演者像在弹奏空气,这确实令人挺尴尬的。

难道古琴天生就是小嗓门吗?这要从古琴的历史说起……

在周代起,古琴是仅用于《诗经》三百篇的伴奏,谓之“弦歌”。

《周礼.正义》对于古琴用于伴奏则说得更明确“依咏谓依琴瑟以节”。

可见古琴在古琴既可以作为歌咏,也可以作为声乐曲的伴奏,如果声音小,早就被历史淘汰了。


                  (竹林七贤)

现在所看到的古琴形制狭长(约25厘米宽,125厘米长)、弦长(有效掀动112-118厘米),长弦声音就细,振幅大,余音丰富。



      (现代古琴)

古代的古琴音量大,主要是由于其制作和漆工不同。从可考的汉马王堆文物来看,“琴”长82.4厘米,琴面不平整,如此短的琴,琴音肯定大。



                    (马王堆琴)

为此,1974年,北京还组织过“乐器改革小组”,主要想扩大古琴的音量,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由于缺乏材料和结构的科学分析,对声学原理没有深入研究,改革最终失败。

进入现代,随着电子扩音设备的引入和发展,使得古琴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舞台得以展示,比如像钢琴一样在数千人的音乐大厅表演,而不失细腻。

了解古琴形状和音量发生变化的历史,以及历代智慧琴人所做的改革创新,有助于古琴爱好者更好的了解古琴,更有利于青少年朋友们喜爱上这种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乐器。

                    部分内容引自《龚一琴学文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进入2020年第一周,今年的计划开始啦,其中一个学习目标——学习古琴,要学琴必先了解琴的历史。 古琴,又称瑶琴、玉...
    f13abc77b45e阅读 558评论 0 0
  • 文:吴叶 转自:虞山吴氏 古琴在古代被称作“琴”,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乐器。 有多久远?就是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
    水杉古琴阅读 2,954评论 1 3
  •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其清、和、淡、雅的音乐...
    圣易王时阅读 3,050评论 0 3
  • 世上知音少,惺惺为我听。不似幽兰曲,悠然梦亦馨。所谓琴棋书画,四艺兼备,文人所好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
    一期一会生活美学阅读 443评论 0 0
  • 古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先秦时广为流行,汉魏六朝是古琴发展的鼎盛时期。 古琴是我国古老且富有民族特色的...
    中艺琴社白璐阅读 1,2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