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偶像的意义是什么,在资本战乱的现代,饭圈文化属实把我折磨的透不过气,我甚至不愿意再打开微博去浏览。
难道给自己喜欢的爱豆打榜,刷礼物,就是偶像的全部意义吗?
应该不然,偶像在我的概念里,是必须要有的,他也是你三观的基本体现,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基本也铸就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是现代人对于偶像的挑选,好像变味了,人们开始去追逐一些长的好看,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内涵的人做偶像。
并为之像养育自己儿女一般付出金钱,每日每夜的帮偶像做任务,偶像的意义是否出现了失误。
我其实也有偶像,而且我也并不觉得偶像有高低贵贱,我最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就是我的偶像,他是人民大学教授,罗翔。
罗翔老师在b站有自己的刑法讲解视频,但相比于他的刑法,我更热衷他的哲学。
我很感激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能让我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听到国家一等高校教授的分享。
对我的帮助真的莫大,罗翔老师对于内卷的分析,对于欲望的理解,在人生的许多方面给我起到了货真价实的意义。
他真的像极了一盏明灯,帮我慢慢破除青春的大迷雾,虽然我现在依旧走的不平稳,但我获得了走下去的勇气。
这是我想偶像的意义,是能给我们传递能量的人,是能给我们正确指引的人。
还有一位最近关注的是王嘉尔,说实话我基本没怎么听过他的歌曲,我算不上他饭圈意义上的粉丝。
我被他圈粉大概是源于b站的一条互动视频,大概也是他在饭局上的一些人生感悟。
我记得他说,现在我出名了,但我却没有感觉到我有进步,我每一次一发歌,我的粉丝就在歌曲下疯狂的表扬我。
我没有觉得自己写的作品不好,但是我觉得也没有那么好,不值得一昧的夸奖,这会让我觉得我进步不了。
然后他分享自己写歌,每天晚上和创作人睡在工作室,最后他还呼吁粉丝,不要想他是王嘉尔,要看他的作品,然后他后半年目标安排也是走向幕后,希望大家只看到他的作品,而不是为了他的名字而胡乱表扬,希望肯定的是他的能力。
我觉得这种三观的艺人,简直正到离谱,我甚至没有听过他的一首作品,我也觉得他的这种三观,这种引导对我的圈粉可能要胜过他的作品。
我想这也是为数不多还在履行偶像职能的偶像。
我们为什么讨厌流量明星,很大的程度来源于资本的运作,我看到的就是一个空壳的艺人,除了一张妖艳的脸,什么都没有,就像一具空壳木偶。
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什么也没有,他甚至可能没有自己正确的三观。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艺人更新迭代那么快,只能是始于颜值,永远不可能终于颜值。
我希望的只有,把一个人当作偶像,她|他有没有能打动你的地方,是灵魂打动你,不是公关运营的那些鸡皮碎毛小事。
是从根源处散发的根本魅力,这种魅力的来源,很大程度取自你比别人更多的经历,你有更成熟的思想,你有更好的引导能力。
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称之为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