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挣钱不容易,你要节约,一分钱要掰成两分花。”
这句话几乎会陪伴被穷养的人的整个青春。
1.
月底看着银行卡上的数字,只剩单位数,钱被我花超了,心底生出一股罪恶感。
看着床上刚到的快递和前几天去商场买的,都是衣服和鞋子,已经堆成小山了。
同事看不下去跟我说:“你就那么喜欢买买买,还用不用吃饭了。”
我心不在焉的敷衍她,拿着手机关锁解锁,对同事说不出口的是,喜欢买东西是我的病,穷病,由父母养成,存在了我整个青春。
记忆中,小学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吹着口哨让我们跑圈。
我站在队伍里用脚底板的大拇指抠着地,羞耻心一波一波憋得一张脸通红,换鞋的事我已经跟父母提起很久,结果却是他们一拖再拖,实在破的明显就拿五二零粘好对付一下。
红着脸向老师请了假,我‘一瘸一拐’的往教室走。
晚间我回家提起换鞋,他们只说:“小孩子,上长货,买新的也穿不了多久,没必要买,将就一下。”
现在想起,那双鞋实在算不得好看结实,数数春夏,竟伴了我两个年头。
在妈妈卖菜的时候,路过商店,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哭二闹三上吊,看着脚上破烂的运动鞋我想要极了橱窗里那双白净漂亮的小鞋子。
妈妈被我闹得妥协,坐在脏乱的马路上,打开破旧的钱袋又气又哭,她眼泪落下的瞬间打败了我所有的爱美之心。
我甚至生出了愧疚心,家里这么穷妈妈这么辛苦,我还这么不懂事。
最后鞋没能换成,我一步三回头的看着橱窗里的鞋子,最后一眼是售货员将它穿进了一个干净的小朋友脚上,回到家里妈妈把姐姐的大码旧鞋给我套上。
我没能拥有新鞋子,也没再吵着要换鞋,人生却是第一次觉得当妈妈的女儿好累。
后来有人笑我足弓发育好,我想或许我托了妈妈的福,毕竟脚穿了那双大鞋天天得‘抓鞋抓地’。
2.
被穷养的孩子几乎是成批的,曾经在母校看见一个低年级的小孩,穿着一身过于贴身成熟的紧身裙,脚上却套着一双雨靴,怪异的装扮惹来不少人的嘲笑。
那一身不合身也不合时宜的衣服是捡的。
没有人的自卑是天生娘胎里带的,可能是来自原生家庭数十年为一日的穷养、打压、否认而形成的病态脆弱心理。
3.
毕业之后,我所有的工资几乎都用来买穿,背着妈妈买。
哪怕是花着自己的钱,我依旧害怕听到妈妈说我铺张浪费。
只有自己知道,几乎病态的购物欲只是因为此前没有得到过,所以想要填补以往的缺憾。
一个家庭能给予一个孩子的有限,不能强求,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精神方面也很重要。
一双鞋是买不起还是觉得孩子不值得,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当一个人童年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子’那么他一定不会快乐。
end.
如果你已经患上‘穷病’不要觉得自己不值得,相反值得最好的。
铛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