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对我来说有时候是一种不吐不快的倾诉欲望,常常非常强烈,写到兴之所至,有一种倒计时爆发般的冲动和快乐,这种澎湃的激情也伴随着自我认同的信心和情感宣泄的爽快。前几日,首页君推荐了我多篇文章,虽然说鼓舞了士气,但也有一些不明不白的困惑,害怕行得不稳,一时的洋洋自得终将跌落成为假象。在此谈一谈我写作的一些体会,并无虚张声势的经验,愿与朋友们共同探讨以求进益。
一、心智的修炼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人,对写作的投入全部是高昂和充沛,但是对我来说,心灵的低谷才是常态。
写小说往往需要漫长的构思和酝酿,不断推翻、重建、泄气、煎熬的感觉,也经常令人绝望。写散文容易纠结于词句,每一个没有完美呈现的段落都要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写影评和书评需要精准和深度,每一句话的不充分表达都令人沮丧,随心所欲的泛泛而谈给人以功利心的苍白和无力。
标题党是运营的高手,但如果内容撑不起标题,就会沦为被唾弃的文学贩子。我似乎还没有掌握以标题先声夺人的套路,对标题的雕琢还停留在肤浅的阶段,读者的反馈和作者的期待构成了循环运转的张力,松弛和紧张的叠加、转换常令人神经脆弱,力不从心。在满意与不满意的徘徊期,是迅速抛出积累成长,还是小火慢炖充实内涵,进退的权衡也让人心神不宁。
作家大多是烟民,印象中鲁迅先生的一幅肖像,就是一手执烟,一手执笔,那种鲜活的场景可以投射到很多作家身上。如果说吸烟有一个最大的功效,我想应该是可以用来提神醒脑。喝咖啡也有这种效果。心智的苦闷往往要借助外力来排遣,神经兴奋、思维活跃,情绪被一种外在的刺激调动起来,写作时注意力就更集中,记忆也成功地被激发出来。不过现在的我们都懂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不能过于依赖这种外力作用。我想能够刺激自己的,更大的动力,应该是不断积累、不断进步、不断收获后的那种满足感和荣誉感。
二、力量的来源
读书,记录;
读书,领悟;
读书,观察。
写作者离不开读书,再厉害的高手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是一种营养的补充、能量的供应,能稳定作者笔下的续航时间,即使日子平凡单调,也不至于流露出粗浅的观念和庸常的人格。
文字的魅力往往来源于人格的魅力,读书使人精神充盈、思维开阔,我常常感到,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读书,整个人就变得机械乏味。读书能弥补视野上的局限,“问渠那得清如许”,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词句的磨练,读书都是最有活力的源泉。
想把文章写好,就不能把读书作为消遣。你可以轻轻松松地读书,等待读过的书变成你个人气质的一部分,但你不要指望这样读书能成为你写作之路上用之不竭的财富。
要通过记录,熟悉一种文学语境的表达方式,在反复记忆反复输入的过程中,将文字的轮廓留在大脑素材库的深处;
要通过领悟,赋予思想更厚重的质感,把思想的领域拓宽,把平面的感知立体化;
要通过观察,让自己的叙述贴近真实,贴近细节,贴近某个群体或个体的所见所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想象自己成为虚构的那个影子。
三、文字的调配
对文字的加工是一个基础工程,就像画家用的调色盘一样,要把文字的色彩发挥到极致,有时候要调配出最纯正的单色,有时候要幻化出最绚丽的彩色,有时候要创造出令人意外的另类色彩,有时候只需要黑白勾勒就可以呈现独特意境。我不喜欢那种用强加的意志和万变不离其宗的套路、像人生导师一样普渡大众的说明书式的写作,我觉得文章无论是否有实际用途,都应该与艺术相通,否则那根本不是文学,也算不上创作。
从前我非常的在意文字的取舍,但不正常之处又在于,我过于在意文字本身超出了文字的表达功能。我写过一篇自以为惊艳绝伦的文章,却被一个朋友批判得一无是处,深受打击之后有些失望,但细想也并不委屈。文章词藻繁复,甚至有过分堆砌的痕迹,很久以后看来,连自己都觉得尴尬。我那时对文字的追求,苛刻到必须维持一种华丽感和韵律感,对语言瑕疵焦虑到无法容忍的地步,这使我常常陷入买椟还珠的窘境。
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文字形式之美,意义本身的阐述就被掩盖了。
从初中开始,我就对文字的精致感异常痴迷,初中写作文的时候,为了标新立异,在一次应试作文中,我用了“毷氉”这个词,它的意思是烦恼、愁闷。但实际上,这个词韵律感并不优越,甚至佶屈聱牙,应该说是一种滥用,甚至有从故纸堆里找存在感的嫌疑,至今令我惭愧。
我曾经写过一篇以同音字串联的散文,将由“风、枫、疯、峰”组成的相关意象梳理出一条线索,把这种韵律感植入文章的筋骨,力求达到天然的融合状态,但这种和谐毕竟过于生硬和刻意,对内涵的建设常造成阻碍,现在写文章总是在刻意避免。
四、对原创的执着
对原创保持执着的追求,对我来说,是一种基本的写作道德。
前段时间在简书上发了一篇《读<理想国>》,后来有点如鲠在喉的感觉。这篇文章并不是近期写的,是从我原来的文稿里面偶然找到的。
但在发布之后的几日,我又仔细读了一下,发现文章好像与我写作的风格存在差异,我隐约想起这篇文章可能是某段时间为了交差,把读过的一些观点整理之后,自己进行了结构的重组和编排,不能算是原创。但覆水难收,而且受到了关注和褒奖,这让我坐立难安。
后来几经曲折,设为私密文章,又感到不妥,故在文末加上了一句话澄清事实并再次发布,之后又再次设为私密。没想到设成私密之后,首页君竟然推荐了它,我不太清楚后台运行的程序,思之良久,还是决定发布,并且保留澄清的文字。后来,终于还是删掉了。
我希望自己所有的文章可以保持原创的纯洁性,这种苛刻延续了我一贯的写作理想。我想很多人可能对此不置可否,也可能根本漠不关心,大多数读者没有精力追究文章的原创性,但这对作者来说,却是一种相互较量、切磋的核心和本质,如果丢失了这种神圣感,自律的底线不复存在,写作的意义也就大大消解了。
其实原创有许多乐趣,创作的过程有时并不是一个可以事先谋划的过程。我常常在写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偏离了既定的主题,但并不是因为设想的错误导致前后矛盾,而是因为思绪顺畅而自然展开,最后通往了更光明的道路。我原来以为只有写小说才会出现这种状况,后来发现这条规律也适用于其他的体裁形式。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成就感,我想只有习惯并执着于原创的作者可以体会。